姚亚平

作品数:45被引量:23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央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西方音乐音乐学分析歌剧复调作曲家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人民音乐》《音乐探索》《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北方音乐》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希腊调式理论的几个问题(上)——《西方调式理论研究四题》之一
《音乐文化研究》2025年第1期6-15,共10页姚亚平 
文章对古希腊音乐调式理论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讨论了“大、小完全体系”中存在的两套表达逻辑,简要梳理了微分音现象,介绍了古希腊调式部族名称的使用情况,并对西方古代音乐理论中重要的“四音列”进行了一些分析。进而着...
关键词:古希腊调式 亚里士多塞诺斯 完全体系 微分音 四音列 种型 
20世纪下半叶以来英语著述对tonality一词的理解
《人民音乐》2024年第12期78-85,共8页姚亚平 
一中文的音乐理论语境中,“调性”(tonality)一词很常用,被认为是一个最基本的有关音乐的初级知识。但正是这个看起来极为普通的概念,背后却隐藏着西方音乐的惊天秘密。这个秘密被掩盖,在于“调性”和“调”(key)这两个概念很容易被混...
关键词:音乐术语 杨儒怀 西方音乐 理论语境 调性 
高为杰《焚琴》的音乐学分析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129-141,共13页姚亚平 
高为杰《焚琴》的创作历时半个多世纪,融汇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孕育了很丰富的内涵。既包括了作曲家对社会历史的深刻感受,也包括了当下时代中国作曲家对“音乐”的最新理解。该作品以其非常独特的构思为中国作曲家在当代音乐创作中提交...
关键词:高为杰 于润洋 《焚琴》 音乐学分析 
音乐现代性与后现代音乐被引量:1
《音乐探索》2023年第4期3-13,共11页姚亚平 
对国际国内学界目前已经“冷”下来的“现代性”和“后现代”话题进行了独立思考,表达了何为音乐现代性,如何理解后现代音乐;借鉴了西方社会学者鲍曼“内部”和“外部”的观点来看待现代与后现代,提出对后现代音乐的两种理解;最后,讨论...
关键词:音乐 现代性 后现代 先锋派 西方 
唐建平音乐创作观论析被引量:2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3-19,共17页姚亚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音乐创作‘中国性’研究”部分成果,项目编号:22&ZD037。
“思想于创作之先”是唐建平给自己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创作理念。在“第五代”作曲家中,唐建平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创作道路,这与他创作观念的独特性有关。文章通过收集唐建平的一些言论,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他的创作观念。唐建平的创作观...
关键词:唐建平 创作观念 作曲 中国文化 
于润洋“音乐学分析”再探究被引量:7
《音乐研究》2023年第1期28-47,共20页姚亚平 
作为一篇既是纪念性,也是更为深入理解“音乐学分析”概念的研究性论文,在对音乐学分析的成因梳理中,强调了“音乐学分析”的提出是基于对中国的西方音乐研究之路该怎么走而做出的回答,其最大贡献是突出了西方音乐研究中的“形式”维度...
关键词:于润洋 音乐学分析 音乐形式 音乐内容 马克思主义 
中国歌剧的分类及其不同理念
《复印报刊资料(舞台艺术)》2022年第12期3-14,共12页姚亚平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歌剧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9ZD1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歌剧存在着概念含混,分类标准和依据不明等问题。文章依据既有的两种不同歌剧观,结合感性聆听和理性判断两种关键因素,将中国歌剧分为“西体歌剧”和“中式歌剧”两种类型。在这种划分中,“歌曲”作为一个分类标识和依据被凸显出来...
关键词:歌剧 中式歌剧 西体歌剧 中国歌剧 
中国歌剧的分类及其不同理念被引量:3
《音乐研究》2022年第4期50-65,共16页姚亚平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歌剧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9ZD1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歌剧存在着概念含混,分类标准和依据不明等问题。文章依据既有的两种不同歌剧观,结合感性聆听和理性判断两种关键因素,将中国歌剧分为“西体歌剧”和“中式歌剧”两种类型。在这种划分中,“歌曲”作为一个分类标识和依据被凸显出来...
关键词:歌剧 中式歌剧 西体歌剧 中国歌剧 
中国现代音乐作曲家的追求被引量:1
《北方音乐》2022年第1期105-109,共5页姚亚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与传播未来发展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JJD76003)
文章从自拟的“可能性追求”话题切入,探讨了中国现代音乐作曲家的音乐追求。在“可能性追求”目光下,音乐具有两重性:审美体现和价值观体现。文章认为,普通公众对现代艺术的种种疑惑和不解,只有在价值观层面上才可以解答。
关键词:现代音乐 西方音乐 作曲家 可能性追求 
关于“民族歌剧”和“原创歌剧”的讨论被引量:12
《音乐研究》2021年第5期134-144,共11页王次炤(整理) 唐建平 李吉提 郭文景 姚亚平 俞峰 郝维亚 杨燕迪 明言 居其宏 游暐之 戴嘉枋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歌剧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9ZD15)的阶段性成果。
王次炤受俞峰院长委托,由我负责“中国歌剧问题研究”项目第三子课题“中国歌剧理论研究”。项目负责人郭文景建议理论组讨论一下关于“民族歌剧”和“原创歌剧”的概念问题。我觉得很有必要,现邀请部分歌剧领域的创作、表演和理论研究...
关键词:民族歌剧 郭文景 俞峰 歌剧理论 原创歌剧 子课题 项目负责人 体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