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友波

作品数:9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传承教育模式教育建筑建筑技术新校园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城市建筑》《城市问题》《中外建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浅议历史文化街区的设计模式——以浙江绍兴迎恩门风情水街为例
《城市建筑》2016年第36期26-27,共2页孙友波 
历史文化街区展示着某个历史时期城市的典型风貌特色,反映了城市历史发展的脉络。如何正确看待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开发、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化,是设计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浙江绍兴迎恩门风情水街为例,探讨了历史文化...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 设计策略 设计手法 
浅议博览建筑设计的象征性——以安徽广德文化中心设计实践为例被引量:2
《建筑与文化》2016年第11期164-165,共2页孙友波 
博览建筑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如何继承和汲取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博览建筑是设计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建筑象征性的分类、意向来源及载体等方面,探讨表现博览建筑象征性的设计方法及策略。
关键词:建筑象征性 分类 意向来源 载体 
城市历史地段文化环境的传承与创新——以南京明故宫历史地段为例被引量:2
《城市问题》2009年第9期15-19,共5页吴永芝 孙友波 
城市的历史地段既具有实证的价值,又有信息保存、传递的价值,是整个城市生命的组成部分,又是城市不断延伸的时空标志。因而正确地认识"逝去"的城市历史,对历史地段的城市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市形态 历史地段 传承 创新 
新教育模式与新校园空间——以江苏省金坛实验学校为例
《建筑与文化》2006年第S1期92-97,共6页孙友波 
教育模式对教育建筑的起源,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以江苏省金坛实验学校为例,由内而外探讨了在新的教育模式影响下的中国中小学校园空间设计概念。
关键词:教育模式 教育建筑 校园空间 
新教育模式与新校园空间——以江苏省金坛实验学校为例被引量:1
《华中建筑》2005年第1期52-54,共3页孙友波 
教育模式对教育建筑的起源、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该文以江苏省金坛实验学校为例,由内而外探讨了在新的教育模式影响下的中国中小学校园空间设计概念。
关键词:教育模式 教育建筑 校园空间 
结构体系的再造与重构——高层建筑结构的探索被引量:1
《南方建筑》2004年第5期57-58,共2页孙友波 
结构体系再造与重构就是在精通结构传力特征和实 现方式,在传统的概念下对传统的建筑结构重新认识和思考,是 建筑形式、建筑空间、结构构件的再造与重构的融合。同时对一 例高层建筑结构模型进一步探讨,以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 结构体系 结构构件 建筑形式 建筑空间 再造 重构 借鉴意义 探索 重新认识 
谈当代中国建筑技术发展的传承与创新
《南方建筑》2004年第A06期97-99,共3页孙友波 
本论文通过对传统建筑技术发展规律的解读,试图在 整个世界范围内对当代中国建筑技术进行确切的定位,同时对 当代中国的建筑技术发展的传承与创新提出几种思路。
关键词:建筑技术 发展 传承 创新 
南京明故宫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
《中外建筑》2004年第3期88-90,共3页孙友波 
本文通过分析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保护特点,提出该城保护的核心--明故宫历史地段,同时通过对其现状的考察,提出该地段风貌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试图从历史地段的空间结构、图底关系的转换等方面提出一些更新的建议。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市 明故宫 空间结构 宫殿建筑 
南京市鼓楼广场地区空间更新研究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6-8,共3页孙友波 
分析了鼓楼地区现状的基本问题与矛盾及其形成原因,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以及此地区更新的内在动力,在此基础上提出更新设计研究。
关键词:南京市 鼓楼广场 空间变迁 文化内涵 建筑设计 改造 空间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