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

作品数:22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影视作品母亲形象乔叶散文烙印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美与时代(美学)(下)》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践探索与研究被引量:1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61-63,共3页平原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从‘学术型’向‘专业型’转变的培养模式探讨——以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为观测点”(2017SJGLX099Y)
更新教学理念,开展多样化教学实践是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研究生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人才培养协同提质的途径。以项目带动实践,以专题引领创新,是实现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从学术型逐步向专业型转变的有效方法。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实...
关键词:多样化教学实践 项目带实践 专题引创新 科学评价机制 
忏悔与耻感意识下的救赎与焦虑——评乔叶长篇小说《认罪书》解读
《小说评论》2015年第3期87-92,共6页平原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新世纪河南作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15-CXTD-05
2013年5月《人民文学》刊登河南青年女作家乔叶的《认罪书》,2013年11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该小说,接着该书获得了多个文学奖项。这篇小说以主人公金金的生活为线索,讲述一个关于沉沦与救赎的故事,它将一位年轻女性的情感经...
关键词:长篇小说 认罪 耻感意识 乔叶 救赎 《人民文学》 文艺出版社 解读 
从《城南旧事》看女性成长的心路历程被引量:2
《电影文学》2012年第16期97-98,共2页平原 
成长是人生的一个普遍而且必然的阶段,是一个个体在精神与心理层面上经过生活的历练日趋成熟的重要过程,因此任何关于成长的影像叙事都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城南旧事》关注女性成长,以温情的叙事方式将女性成长中必然面临的种种问题,通...
关键词:女性成长 友谊 创伤 自我成长 
锈掉的生活——乔叶小说《锈锄头》的道德诉求被引量:1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2年第4期123-124,共2页平原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女性道德建设与河南文化发展问题研究"(立项号2011B355)部分内容
乔叶是河南省文学院专业青年女作家,作为近期崛起的年轻作家,她的((锈锄头》发表当年就在中国小说排行榜和莫言的((生死疲劳》、铁凝的《笨花》等一起进入十部优秀中篇小说榜单,她本人也被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推选为年度优秀...
关键词:中国小说 道德诉求 乔叶 生活 青年作家 女作家 中篇小说 《笨花》 
丁玲小说《母亲》中“母亲”形象的意义被引量:1
《长城》2010年第10期70-71,共2页平原 
发表于1932年的小说《母亲》是丁玲创作的一部关于20世纪初女性奋斗历程的、具有史诗性质的作品。作者的本意是要"从她母亲的时代写到作者自己的。"虽然因为作者的被捕,作品戛然而止,此后也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最终完成,成为一个永远的遗...
关键词:示范性 丁玲小说 《母亲》 
反宾为主 宾主相得益彰——论《子夜》第五章主奴勾结的结构艺术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年第8期103-104,共2页平原 
《子夜》第五章中要表现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发展民族工业遇到障碍束手无措时与其奴才屠维岳如何相互勾结成交的经过。茅盾在处理这一环节时反宾为主,喧宾夺主的结构艺术,更是匠心独运、异常出色。
关键词:结构艺术 反宾为主 主奴勾结 宾主性格凸现 
"底层写作"的性别冲突与和谐
《小说评论》2010年第3期14-17,共4页平原 
目前主流话语中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是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诸因素中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两性关系又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两性关系的和谐构建。同样,作为热点话题的还有民生问题,...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 底层写作 冲突 性别 社会弱势群体 人际关系 两性关系 热点话题 
茅盾初期小说的命名艺术透视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年第1期132-133,共2页平原 
传统文化中对命名的重视使命名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小说中也成为人物能指的一部分。茅盾初期创作中主要人物的命名以其能指的重要标识而强化了小说的表达内容。仔细分析并感知茅盾的创作,可以发掘其人物命名中独特的审美价值,这对于...
关键词:人物命名 识别标志 小说内容 创作指向 
舍与得——小说改编影视作品对大学课堂教学的启发被引量:1
《电影评介》2009年第4期61-62,共2页平原 
当下图像时代里,在文学作品不断被改编为影视作品且在改编中被"影视化"这一事实面前,两种艺术间相互影响,又都面临着妥协和抗衡中求生存的可能性,两者转换生成中各有舍与得,合理借鉴两者的艺术特点,丰富大学文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说的影视化 舍与得 契机 借鉴 
月穿谭底水无痕,滋润万物细无声——毕淑敏最新散文集《心灵眼睛》解读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406-407,421,共3页李海燕 平原 
作为文坛上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心理医生,近年来毕淑敏尤以散文誉满海内外,在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她的散文具有一种女性作家难能可贵的生命热力和思想深度,作品传达出作者对人类生命存在形态的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把握与终极思...
关键词:毕淑敏 心理散文 生命意识 大爱情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