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霞

作品数:20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昏迷病人昏迷预后评估脑梗死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山东医药》《河北医学》更多>>
所获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肌电图检测患者的心理调适被引量:1
《现代预防医学》2013年第5期921-922,924,共3页赵晓丽 张延红 马冬云 张凤霞 白雪 
目的通过分析肌电图检测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进行有效心理调适措施。方法将120例需进行肌电图检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法检测,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检测外,还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心理调适。比较两...
关键词:肌电图 心理调适 恐惧 焦虑 
昏迷病人BAEP的特点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1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261-262,共2页窦志杰 张凤霞 陈贵艳 唐明霞 
目的:探讨昏迷病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特点及其评估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56例昏迷病人行BAEP检测,3个月后比较分析BAEP结果与病人的预后。结果:BAEP I级的9例患者1,例死亡(11.11%);BAEPⅡ级的20例患者,3例死亡(15.00%);BAEPⅢ级...
关键词:昏迷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预后评估 
动态脑电图结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昏迷病人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11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年第4期702-703,共2页窦志杰 李宇彤 高辉 张凤霞 陈贵艳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072761680)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EEG)结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昏迷病人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昏迷病人行动态脑电图和脑干诱发电位监测,将动态EEG、BAEP结果及临床指标与病人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动态脑电图与BAEP联合检查对预后...
关键词:动态脑电图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昏迷 预后评估 
石杉碱甲治疗帕金森病患者记忆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第16期2106-2107,共2页窦志杰 李宇彤 张凤霞 高辉 
关键词:石杉碱甲 帕金森病 记忆障碍 
辛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山东医药》2009年第24期88-89,共2页窦志杰 李宇彤 高辉 张凤霞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TIA患者82例,随机分为他汀组(辛伐他汀+肠溶阿司匹林)和对照组(肠溶阿司匹林),比较两组LDL-C的变化、发生非致死性脑梗死和再发TIA的情况。结果他汀组LDL-C水平、再发TI...
关键词:辛伐他汀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预后 
糖耐量减低对老年脑梗死预后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第12期1561-1562,共2页窦志杰 李宇彤 张凤霞 卢云涛 高辉 
关键词:脑梗死 糖耐量减低 预后 
昏迷病人动态脑电图特点及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261-263,共3页窦志杰 张平平 张凤霞 王芳芳 
目的:探讨昏迷病人动态脑电图特点及其对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6例昏迷病人行动态脑电图监测,1个月后,将动态脑电图结果与病人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动态脑电图Ⅰ级的8例患者,2例死亡(25%);动态脑电图Ⅱ级的21例患者,7例死亡(3...
关键词:昏迷 动态脑电图 预后评估 
青年脑梗死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141-143,共3页窦志杰 张凤霞 王芳芳 高辉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发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青年脑梗死病因和危险因素极为复杂,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炎、风湿性心...
关键词:青年 脑梗死 相关因素 
关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再测量的研究
《承德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292-293,共2页林大正 马冬云 张凤霞 高燕军 米艳娟 
随着神经科学的不断进展,神经电生理学在神经病学的诊断中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神经传导速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运动神经在神经传导速度测量中所占比重较大。但长期以来,人们在测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时,常常仅选用该电位波...
关键词:神经 传导速度 运动神经 测量 
减轻老年静脉穿刺时疼痛的方法研究
《河北医学》2007年第11期1325-1326,共2页李红艳 张凤霞 王洪芳 
目的:减少由于穿刺方法不当给老年患者带来的痛苦。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的方式进行试验。结果:新方法比常规法在减轻疼痛及成功率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方法(P<0.05)。结论:新的穿刺方法的应用,将大大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减轻了老年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老年 静脉穿刺 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