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文

作品数:14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古医籍中医针灸甲乙经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北京中医药》《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中医文献杂志》《中医药文化》更多>>
所获基金: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简析《折肱漫录》“品药”之特点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5年第5期43-45,共3页张宝文 
《折肱漫录》为明代黄承昊撰辑,凡7卷,是医话著作中的精品。作者以自身治病用药的经验为主,汇集了养神、养形、医药3个方面内容,取"三折肱而为良医"之义,著成此书。"品药"出自卷3,黄氏对53种口所亲尝、身所亲历的常用药物加以评述,甚为...
关键词:《折肱漫录》 药物品评 黄承昊 
试论《本草备要》中“昂按”的论药特点
《中医文献杂志》2013年第1期15-17,共3页张宝文 
《本草备要》是清代学者汪昂祖述《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疏》二书而成,所谓"备要",着重体现了扼要、精要的特点。在该书中,汪昂以"昂按"的形式表现了颇多个人独特的见解。其内容要而不繁,精炼雅致,医药兼备。本文将以"昂按"为基础,...
关键词:本草备要 汪昂 论药特点 
王执中《针灸资生经》腧穴考订内容初探被引量:3
《中医文献杂志》2011年第4期7-9,共3页张宝文 
南宋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是一部腧穴专著。该书超越前人之处,是在正文之后,以注文、按语的形式对书中保存的腧穴内容据理剖析,且内容十分丰富。本文将对其进行初步探究,以彰显《针灸资生经》的文献价值和临床价值。
关键词:针灸资生经 腧穴 考证 探究 
古医籍叠音词义与常用工具书的比较研究
《北京中医药》2010年第12期909-911,共3页崔锡章 陈婷 张宝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资助课题(SM200810025005)
叠音词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汉字组成,共同表意的一种语言现象。由于适合中医学对不同疾病症状的客观描述、脉象细微差异的准确辨识和药物形态性能的生动比况,故在古医籍中频繁使用,并逐渐成为中医古籍语言风格之一。通过比较研究,说明古...
关键词:古医籍 叠音词 比较研究 
简析《神农本学经》对药物功效的描述特点
《中医文献杂志》2010年第6期4-6,共3页张宝文 
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对药物的性质和功能主治的描述准确而有特点,该著作大量地运用使动用法,巧妙地利用词语组合,灵活地使用词义,使得对药效的描述既表意又传神。
关键词:神农本草经 药效描述 使动用法 
略论宋代针灸专著的语言与文化特色
《中医文献杂志》2010年第4期13-15,共3页张宝文 
宋代是中国历代朝代中经济较发达、国民文化较兴旺、科技创新成果较多的时代。从针灸学发展的角度看,两宋时期形成的针灸专著历来为针灸学家所推崇。其中北宋王惟一奉敕编纂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纂集旧闻,订正讹谬","创铸铜人为式",...
关键词:宋代 针灸专著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针灸资生经 语言 文化 
论古医籍叠音词义的特点及影响被引量:3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第8期521-523,共3页崔锡章 陈婷 张宝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资助项目(No.SM200810025005)
关键词:古医籍 叠音词 特点 影响 
略论宋代针灸专著的语言与文化特色被引量:1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第4期605-607,共3页张宝文 
从针灸学发展的角度看,两宋时期形成的针灸专著,历来为针灸学家所推崇。其中北宋王惟一奉敕编纂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纂集旧闻,订正讹谬","创铸铜人为式",考订经穴理论,为针灸学的发展以及针灸教学与医师考试的规范化,做出了巨大的...
关键词:宋代 针灸专著 语言文化 特色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针灸资生经 针灸学 务实性 针灸文献 创新性 
《针灸甲乙经》中《明堂》重言词义考释被引量: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年第10期791-792,796,共3页张宝文 
关键词:针灸甲乙经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重言 词义考释 
《针灸甲乙经》与《太素》互校内容考辨被引量:4
《中医药文化》2006年第6期28-29,共2页张宝文 
关键词:针灸甲乙经 太素 互校内容 考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