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烨

作品数:9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更多>>
发文主题:星际介质脉泽H恒星形成银河系结构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天文学进展》《自然杂志》《物理》《科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银河系英仙臂的距离
《自然杂志》2006年第4期193-193,共1页徐烨 
关键词:银河系结构 距离 结构模型 旋转曲线 视向速度 曲线模型 不确定性 运动学 圆运动 涡结构 
银河系英仙臂的距离
《物理》2006年第8期623-625,共3页徐烨 
以地球轨道半径为基线,借助目前世界上最高分辨率的甚长基线干涉阵(VLBA),通过测量英仙臂中大质量恒星形成区W3OH的三角视差,得到了银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英仙臂的距离为1.95±0.04千秒差距(5.86×1016km).这个工作解决了天文学中关于...
关键词:VLBA 脉泽 三角视差 大质量恒星形成区 银河系结构 
封面说明
《物理》2006年第8期625-625,共1页徐烨 
不同演化阶段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CO观测
《中国科学(G辑)》2006年第3期312-326,共15页陈曦 徐烨 沈志强 李晶晶 
利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13.7 m毫米波望远镜,对处在不同环境下的9个大质量恒星形成区进行了12CO(J=1-0),13CO(J=1-0)和C18O(J= 1-0)的成图观测.样本中7个源探测到了13CO云核,5个源探测到了C18O云核.只探测到2个源有明显...
关键词:恒星形成 云核 外流 水脉泽 
超致密电离氢区周围的CO高速气体
《中国科学(A辑)》2002年第2期177-184,共8页徐烨 蒋栋荣 顾敏峰 杨传义 郑兴武 裴春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9973017);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
给出了与星际水脉泽源和超致密电离氢区成协的77个恒星形成区的高速12CO(J=1-0)分子辐射的搜寻结果.目的是调查高速分子外流、星际H2O脉泽源和它们所联系的红外源之间的关系.样本满足WC标准,即:lg(F25μm/F12μm)>0.57和lg(F60μm/F12μ...
关键词:星际介质 电离氢区 喷流 外向流 恒星形成 一氧化碳高速气体 
河外H_2O超脉泽辐射
《天文学进展》2001年第3期387-396,共10页徐烨 蒋栋荣 郑兴武 俞志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73017)资助课题; 国家973项目(NKBRSF G19990754)资助课题
介绍了近年来河外H2O超脉泽的主要观测结果。H2O超脉泽通常起源于活动星系核中央的拱核盘。它们主要寄生在 Serfert 2星系或低电离核区。至今为止,已有20个星系探测到H2O超脉泽。脉泽辐射的各向同性光度为10~6...
关键词:星系 活动星系核 射电谱线 H2O超脉泽辐射 拱核盘 射电 X射线光子 
W3(OH)区域H_(2)O脉泽的快速时变
《天体物理学报》2000年第2期148-156,共9页徐烨 郑兴武 张福俊 俞志尧 韩溥 Eugenio Scalise Jr.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青年实验室资助
通过对 W3(OH)区域 22 GHz H_(2)O脉泽源的短时间跟踪观测,探测到速度为-52.8 km/s子谱的流量密度呈线性下降趋势,变化时标约为 19天.同时也观测到了整个脉 泽源的谱线宽度与该子谱的强度之间的相关变化.这...
关键词:星际介质 W3(OH) H2O脉泽 
GGD25内H_2O脉泽的一次强爆发
《科学通报》2000年第14期1491-1495,共5页徐烨 郑兴武 蒋栋荣 张福俊 俞志尧 
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联合实验室资助项目
通过对 22 GHz H_2O脉泽源 GGD25连续近一个月的跟踪观测,探测到一个速度为-84.4 km·s^(-1)子谱的流量密度的一次强爆发,在 4 d内流量密度从 1090 J上升至 2 200 J.同时整个脉泽源的诺线宽度...
关键词:星际介质 GGD25 水脉泽爆发 跟踪观测 
AGB星轴对称拱星包层的速度流场
《天体物理学报》1999年第2期187-192,共6页徐烨 俞志尧 张福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青年实验室
通过对AGB星轴对称旋转膨胀拱星包层的分析,建立了包层内气体和尘埃的运动方程,得到了拱星包层的速度流场的解析解.解的结果表明:物质外流速率随其与赤道面的交角增加而增大,沿极轴方向达到最大,而沿赤道面向外最小.物质外流...
关键词:AGB星 拱星包层 速度流场 轴对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