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

作品数:18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传声器测量技术数字音频拾音重放系统更多>>
发文领域:电子电信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电声技术》《演艺科技》《计算机应用》《世界专业音响与灯光》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方乐器单音情感感知与音色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4期43-50,共8页戴铭微 王鑫 朱伟 高萌 
中国传媒大学双一流资助项目(CUC18QB39);中国传媒大学横向科研项目(HG1608-1)。
近年来音乐情感识别技术发展迅速,音色作为音乐重要而复杂的感知属性,其情感感知特点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18个西方乐器单音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情感模型和多维尺度分析建立了中国被试单音情感感知空间,并利用回归分析探究...
关键词:情感模型 多维尺度分析 声学特征 愉悦度 能量唤醒度 
基于声音可视化的听音训练方法初探被引量:1
《演艺科技》2018年第10期21-24,共4页李紫净 朱伟 
提出在现有的听音训练方法上引入视觉信息以辅助进行听音训练的设想,梳理声音可视化及听音训练的发展情况,并对声音可视化在听音训练上的应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声音可视化 听音训练 视听映射 
基于可听化技术的主传声器定位方法研究初探被引量:1
《电声技术》2017年第1期37-39,49,共4页唐蓬勃 朱伟 
在古典音乐录音中基本都会采用主传声器法进行拾音。对现有的确定主传声器位置方法的不足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新的主传声器定位方法,即利用计算机仿真声场和可听化技术来确定主传声器在声场中的拾音位置,同时对其中涉及的可听...
关键词:可听化技术 主传声器 脉冲响应 
视觉信息对听觉定位的影响被引量:1
《世界专业音响与灯光》2009年第5期14-15,18,19,22,24,共6页刘鸿茂 朱伟 
人类对声源的空间定位是人的听觉系统的主要功能体现,人对声源定位判断的机理非常复杂。然而人类感知外界的信息,80%以上是通过视觉得到,人们很早就发现视觉信息对人耳听觉的定位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视觉信息 听觉定位 声源定位 听觉系统 空间定位 人类 人耳 
波场合成技术及其在录音中的应用被引量:2
《世界专业音响与灯光》2009年第4期10-12,14,共4页刘鸿茂 郇睿 朱伟 
波场合成(WaveFieldSynthesis)技术最早是由荷兰Delft大学的Berkhout教授提出。与以往的多通路(环绕)声重放系统和虚拟听觉重放系统相比.波场合成声重放系统利用扬声器阵列产生的叠加声波重建与原声场相同的声场,使听众能够不受...
关键词:波场合成 合成技术 应用 录音 重放系统 扬声器阵列 多通路 声场 
传声器瞬态特性对声音重放音质的影响初探(下)
《世界专业音响与灯光》2009年第3期26-28,30,31,共5页王浩鹢 朱伟 
传声器瞬态特性对声音重放音质的影响初探(上) 标题提示: 一研究背景 二传声器瞬态特性的测量
关键词:瞬态特性 声音重放 传声器 音质 
传声器瞬态特性对声音重放音屈影响初探(上)
《世界专业音响与灯光》2009年第2期6-8,10-12,共6页王浩鹢 朱伟 
传声器是包含声一电换能器的电声装置.把声波动转为电信号.以便于记录、传输和重放。传声器的瞬态特性指的是传声器的输出电压对呈现在传声器振膜处声压的跟随能力。本文从探讨传声器瞬态特性的测量方法入手,对造成传声器瞬态特性差...
关键词:动圈传声器 瞬态特性 MATLAB实现 放音 声音 测量方法 输出电压 信号处理 
INA-5环绕声拾音制式中后方话筒拾取的直达声对前方声像定位的影响(下)
《世界专业音响与灯光》2009年第2期14-17,共4页宋盛姗 朱伟 
INA-5环绕声拾音制式中后方话筒拾取的直达声对前方声像定位的影响(上)标题提示:前言一 INA-5拾音制式简介二
关键词:声像定位 直达声 环绕声 话筒 制式 拾音 拾取 INA 
INA-5环绕声拾音制式中后方话筒拾取的直达声对前方声像定位的影响(上)
《世界专业音响与灯光》2009年第1期32-35,共4页宋盛姗 朱伟 
上世纪70年代初曾出现一种4通道立体声系统,并被大力发展用于纯音乐的重发,这可以认为是多通路环绕声系统的雏形。但由于在设计上忽略了人类听觉的一些心理声学因素,从而存在听音区域窄、声像不稳定等一系列缺陷,所以一直没有被广...
关键词:环绕声系统 声像定位 直达声 立体声系统 拾取 话筒 制式 拾音 
音频低比特率编码技术的新发展
《世界专业音响与灯光》2008年第2期7-8,10,11,共4页宋盛姗 朱伟 
音频压缩方法普遍应用于各种数字音频系统之中,从1998年开始,MPEG开始致力于研究高质量的低比特率音频编码技术。低比特率编码要求系统在低比特率下提供更好的音质以及更高的适应性。近年来,由于多声道音频、数字广播、以及移动多媒...
关键词:低比特率编码 数字音频系统 音频编码技术 多声道音频 移动多媒体 压缩方法 MPEG 数字广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