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鹏

作品数:63被引量:1033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政治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政府社会团体阶级斗争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唯实》《人才资源开发》《北京行政学院学报》《政工研究动态》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政治通鉴》与中国政治学——十一位中国学者对谈录
《北大政治学评论》2020年第2期3-23,共21页俞可平 李景鹏 邓小南 杨河 李强 张小劲 周光辉 徐勇 陈国权 肖滨 唐士其 王俊(整理)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老师领衔主编的《政治通鉴》第一卷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正式出版。2020年7月30日,在《政治通鉴》新书发布会暨"通鉴视野下的政治科学"研讨会中,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
关键词:政治学 《政治通鉴》 
论社会进步的曲折性及其机制
《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68-71,107,共4页李景鹏 
社会进步是人们在各个领域中长期活动的自然结果。人们总希望社会进步是一个直线向上发展的过程,但往往事与愿违。实际上,社会进步是一个曲折的过程。这就源于人类自身的局限性,首先是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其次是人类的各种行为的局限性。...
关键词:社会进步的曲折性 社会进步的机制 社会进步的动力 钟摆效应 
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治理——专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景鹏教授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15年第3期2-14,共13页李景鹏 王凯 郭晓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改革的深入,中国也进入快速转型时期。中国的转型期具有特殊性,不仅将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压缩于同一历史时期,还需要面对全球化的浪潮,这就引...
公民素质的培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中国第三部门研究》2015年第1期3-13,共11页李景鹏 
公民素质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实力和长治久安,但不是通过一些表面的宣传教育能够实现的,要把它当作一个艰苦卓绝的、系统的社会工程来对待。如何培养公民素质,最重要的是要使人们组织起各种公民社会组织,通过各种公民社会组织的活动...
关键词:公民素质 公民意识 公民社会组织 长治久安 
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个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被引量:159
《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57-62,共6页李景鹏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理论的兴起是与政府的失效和市场的失效联系在一起的,是为补充政府管理和市场调节的不足应运而生的一种社会管理方式。而国家治理体系是...
关键词: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现代化 
政府公信力在公众质疑中逐渐实现
《工会博览》2012年第8期33-36,共4页李景鹏 
在任何情况下,公众对政府权力的运用都不可避免地会持质疑态度。这种情况看似很不理想,但实际上却是政府与公众之间极正常的关系。这也是现代政治与传统政治的根本区别。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 公众 质疑 政府权力 传统政治 现代政治 
中国公民社会成长中的若干问题被引量:32
《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13-22,共10页李景鹏 
处于现代化纵深发展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方向相反的两种变化趋势,一种是向下的变化即社会的衰败,另一种是向上的变化即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只有中国公民社会充分发展了,社会才能获得足以克服衰败的巨大力量。中国公民社会的产生和发...
关键词:社会衰败 社会新生 公民社会 志愿者 人文主义 公益慈善 
政府的公信力是在公众的质疑中逐渐实现的被引量:6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14-16,51,共4页李景鹏 
文章强调公众的理性质疑是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公信力建立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公众的理性质疑对政府的工作造成巨大的压力,促使政府积极地去改进工作。而通过政府工作的改进便会赢得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从而是政府的公信力前进...
关键词:政府 公众 公信力 理性质疑 
民主的逻辑与民主的建设被引量:3
《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68-73,共6页李景鹏 
所谓民主的逻辑是指现代民主发展的基本规律。民主的一般逻辑就是民主的一般发展规律,指民主与行政管理权力之间的相互将对方纳入自己的运行框架中的博弈。现代民主的历史逻辑就是现代民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规律,指在资产阶级掌...
关键词:民主 现代民主 逻辑 建设 
科学决策的关键——通过不可行性论证的考验被引量:5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7-20,41,共5页李景鹏 
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科学决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目前的可行性报告又往往流于形式,因此提出通过不可行性报告的考验对于科学决策的重要性。论文分析了传统的可行性报告的缺陷,论证了不可行性报告的优越性以及如何通过不可行性报...
关键词:决策 可行性 不可行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