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川毓

作品数:16被引量:7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甘蔗柑橘黄龙病转基因甘蔗抗花叶病甘蔗花叶病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农学通报》《中国南方果树》《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南园艺》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6%螺虫乙酯·联苯菊酯悬浮剂对柑橘木虱的田间防效被引量:3
《农药》2020年第2期143-145,共3页胡菡青 王贤达 林雄杰 杨川毓 陈瑾 范国成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8R1013-11和2018R1013-6);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201506)。
[目的]评价26%螺虫乙酯·联苯菊酯悬浮剂对柑橘木虱的防治效果。[方法]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试验。[结果]26%螺虫乙酯·联苯菊酯悬浮剂43.3、52、65 mg a.i./kg在药后7、14 d的田间防效均在90.93%以上,药后21 d,防效保持在93.59...
关键词:螺虫乙酯·联苯菊酯 柑橘木虱 田间防效 
11种杀菌剂对3种拟茎点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被引量:4
《中国南方果树》2018年第6期103-106,共4页林雄杰 王贤达 胡菡青 黄镜浩 杨川毓 范国成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5R1014-7,2016R1013-14,2018R1013-11)资助
为筛选出李果腐病菌、桃枝枯病菌和蓝莓枝枯病菌的有效防治药剂,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1种杀菌剂对上述3种拟茎点霉病菌Phomopsis sp.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40%氟硅唑可湿性粉剂、40%咪鲜胺水乳剂和12.5%腈菌唑乳油等3种药剂对...
关键词:拟茎点霉 杀菌剂 毒力测定 
15%唑虫酰胺悬浮剂对柑橘木虱田间药效评价被引量:8
《农药》2018年第1期58-60,共3页潘少霖 王贤达 林雄杰 杨川毓 陈瑾 范国成 胡菡青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1R1016-8);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PI项目(2016PI-37);田间药效(药试097)
[目的]明确15%唑虫酰胺悬浮剂对柑橘木虱的田间防治效果,为生产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5%唑虫酰胺悬浮剂37.5、42.86、50.0 mg a.i./kg在药后1、3、7 d的田间防效均达92.3%以上,药后1...
关键词:唑虫酰胺 柑橘木虱 田间防效 
新型杀虫剂氟吡呋喃酮对柑橘木虱的田间防效被引量:7
《农药》2017年第4期297-299,共3页胡菡青 王贤达 林雄杰 杨川毓 陈瑾 范国成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1R1016-8);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PI项目(2016PI-37);田间药效(药试097)
[目的]评价氟吡呋喃酮对柑橘木虱的防治效果,为生产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7%氟吡呋喃酮可溶性液剂50、66.7、100 mg a.i./kg在药后3、7、14 d的田间防效均高于88.5%,甚至高达100%,...
关键词:氟吡呋喃酮 柑橘木虱 田间防效 
福建果树害螨初步名录被引量:1
《东南园艺》2016年第6期15-20,共6页胡菡青 王贤达 林雄杰 杨川毓 陈瑾 范国成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4R1014-5);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PI项目(2016PI-37)
通过普查结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把截止至目前已定名的福建果树害螨初步整理并列成名录,该名录包含47种害螨种类,分别隶属于3总科6科21属。其中,福建橄榄瘿螨(Fujian acaricalus albumus sp.nov)为新属新种,李芽瘿螨(Eriophyes hybridico...
关键词:果树害螨 名录 福建 
抗环斑病毒番木瓜的开发技术及转基因对基因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2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2期121-128,共8页方静平 林艺华 杨川毓 陈如凯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CARS-20)
本文综述了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的生物学特性、防治措施及抗PRSV转基因番木瓜在国内外研究进展,通过基因转化对番木瓜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外源基因整合主要技术方法等内容的阐述,展望了转基因番木瓜的研究...
关键词:转基因 番木瓜环斑病毒 结构与功能 SunUp基因组 
甘蔗与斑茅若干杂交后代抗性初步评价被引量:8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6期565-569,共5页吴嘉云 刘少谋 邓祖湖 杨川毓 廖振阳 符成 黄忠兴 黄永吉 林彦铨 陈如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329);国家甘蔗产业体系专项资金资助(CARS-20-1-5)
本研究以甘蔗与斑茅杂交后代为材料,利用人工接种花叶病毒和黑穗病菌,人工水分胁迫,初步评价甘蔗和斑茅杂交后代的抗花叶病、抗黑穗病和抗旱性表现.结果表明:不同的甘蔗与斑茅杂交后代抗黑穗病、抗花叶病和抗旱表现分离.初步评价出了甘...
关键词:甘蔗 斑茅 抗病 抗旱 评价 
抗花叶病转SrMV-P_1基因甘蔗的活性氧代谢分析被引量:5
《热带作物学报》2012年第6期1101-1106,共6页杨川毓 施肖堃 张铃 郭莺 阮妙鸿 陈如凯 张木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871574)
转SrMV-P1基因甘蔗经过2个世代的试验,表现出对甘蔗花叶病一定的抗性,但不同转基因无性系中,其抗性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分化。本研究以受体材料(FN95-1702)和空转对照P7(未插入外源基因SrMV-P1的载体)为对照,以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的转基因无...
关键词:转基因甘蔗 甘蔗花叶病 活性氧代谢 载体效应 基因效应 SrMV-P1基因 
抗花叶病转SrMV-P_1基因甘蔗的产量和糖分分析被引量:5
《热带作物学报》2012年第5期843-847,共5页杨川毓 张铃 郭莺 郑碧霞 阮妙鸿 施肖堃 陈如凯 张木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871574)
结合国家转基因中间试验,在通过2 a的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对转SrMV-P1基因甘蔗的发病率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产量和糖分性状分析。结果表明,SrMV-P1基因能够有效地提高甘蔗抗花叶病能力。对转基因甘蔗2个世代的田间发病率进行调查,转基因甘蔗...
关键词:转基因甘蔗 SrMV—P1基因 甘蔗花叶病 产量 糖分 
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安全性评价被引量:3
《中国糖料》2011年第3期50-54,共5页张铃 杨川毓 郭莺 阮妙鸿 林新期 陈如凯 张木清 
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与本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了甘蔗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的食品安全、土壤生态安全、基因漂移、病毒的异源包装和重组、转基因杂草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转基因甘蔗 抗花叶病 安全性评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