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富忠

作品数:33被引量:5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共产党大后方中共抗战时期抗战期间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乐山师范学院学报》《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党政干部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战时中共在国民参政会的形象塑造被引量:6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7年第8期34-41,共8页洪富忠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大后方的形象塑造及历史经验研究"(批准号:17BDJ047)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抗战期间不仅是革命时期中共实力壮大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共形象得到正面提升的关键阶段。国民参政会作为战时中国各党派团结御侮之象征,国内政治风向演化之坐标,也是中共在大后方公开活动及形塑自身政治形象的重要舞台。中共在国民参政...
关键词:旧民参政会 大后方 中国共产党 形象塑造 
抗战期间大后方省临时参议会研究综述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77-81,共5页洪富忠 汪丽媛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中国共产党在西南大后方的形象建构研究"(2016BS121);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启动费项目"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大后方的作用研究"(1655001);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抗日根据地对伪造货币的治理及其历史经验研究"(16BDJ013)
学界对民国民意机关的研究集中在民国初年,对抗战期间的民意机构研究则以国民参政会为重心,对其他层级的民意机构尤其是省级民意机构研究较为滞后。透过战时省临时参议会成立的时空背景、省府运作、地方政治经济变动等考察,为我们了解...
关键词:大后方 省临时参议会 地方政治 
管制与动员:抗战期间国共在大后方社团领域的博弈
《宜宾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89-96,共8页洪富忠 汪丽媛 
重庆市社科规划博士项目"中国共产党在西南大后方的形象建构研究"(2016BS121);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启动费项目"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大后方的作用研究"(1655001)
抗战期间,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大后方各个领域中呈现出合作与斗争的二重面相,社团领域是双方复杂关系见证和形象塑造的重要场域。国民党基于强化社会管控的需要,在大后方实施社团统制,制定了绵密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社团的党团渗透,极力防制...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大后方 社会团体 博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改革开放共识教育
《党政干部学刊》2016年第9期72-76,共5页洪富忠 丁威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基于大国发展视角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编号15SKG132);"‘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重庆理工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阶段性成果;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打造全国统战文化高地研究"(编号2011YBZZ01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认同研究"(编号14xks011);重庆理工大学党建课题"基于‘微时代’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重庆理工大学统战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统一战线思想研究"
改革开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复兴和繁荣的必由之路和永恒主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蕴含着丰富的有关改革开放的思想资源。改革开放共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具有危机意识,坚持改革开放的主动性,改革开放的系统性,改革开放过程...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 改革开放 共识教育 
抗战期间中共对大后方的社团统战述论
《山西档案》2016年第3期177-179,共3页洪富忠 
重庆市2013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共产党抗战大后方活动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ZDZX10
抗战期间,中共在大后方的社团统战是维护、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一环。中共通过直接组建领导、间接推动成立、影响社团重要成员、掌控社团关键职位等方式与大后方代表性社团建立了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中共在大后方的社团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大后方 社会团体 统战 
抗战期间中共政权诉求路径的历史考察被引量:1
《理论月刊》2016年第4期64-71,共8页洪富忠 丁威 陈剑 
重庆市2013年度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重大委托课题(2013ZDZX10)
革命以夺取政权为终极目标,实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归依。抗战期间,以国共合作为基本特征的国共关系决定了中共政权诉求的非武力特征。中共在战时的政权诉求路径大致有三:未对中央权力分配提出明确诉求的自下而上地参加国民党各级政权...
关键词:抗战期间 中国共产党 政权诉求 路径 
贡献与认同:中国抗战地位的国际认同路径构建再思考
《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年第6期114-117,共4页丁威 洪富忠 陈剑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及其实践路径研究”(2015YBMK00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与国际认同是既密切相关但又互有区别的两个问题。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自有其应有的国际地位。但是,受西方欧洲中心主义及自身原因的影响,中国抗战地位的国际认同与我们的自我认知仍具有较大差距...
关键词:中国 抗战 国际地位 认同 构建 
蒋介石关于抗战胜利时间的估计及其变化被引量:1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5年第11期20-29,共10页洪富忠 
重庆市2013年度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共产党抗战大后方活动研究";项目编号:2013ZDZX10
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对抗战胜利时间先后得出1938年、1941年、1943年、1944年等多种估计,尤其以1943年和1944年论及最多。抗战胜利时间的多变,既表明持久抗战下蒋介石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也是蒋介石对战争发展趋势的战略判断和政治信仰...
关键词:蒋介石 抗日战争 胜利时间 变化 
中共对抗战大后方政策演进的历史考察被引量:1
《学术探索》2015年第10期106-114,共9页丁威 洪富忠 陈剑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2013ZDZX10);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15SKG132);"‘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重庆理工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
抗战大后方是指全面抗战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西北地区,是第二次国共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重要的地域依托。中国共产党对抗战大后方的认知是地域与政治概念的交集,其政策演进既与抗战时期中共总体战略紧密相连,又呈现出其独特...
关键词:抗战大后方 中国共产党 政策 历史考察 
1944年中外记者团赴西北考察再审视——以蒋介石及国民党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5年第8期14-21,共8页洪富忠 
重庆市2013年度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重大委托课题"中国共产党抗战大后方活动研究";项目编号:2013ZDZX10
蒋介石对1944年中外记者赴延安考察的应对并非当作一个孤立的个案处理,在面临美国政府要求向延安派遣军事人员之际,蒋介石权衡利弊,曾有以答应外籍记者赴延安考察要求而拒绝美国军事人员进驻延安的考虑。在豫湘桂战场失利的大背景下,蒋...
关键词:蒋介石 国民党 中外记者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