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亚文

作品数:28被引量:15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刑法司法适用刑事必要共犯私法化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法制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刑事合规的准入标准与激励规则
《现代法学》2024年第3期54-70,共17页熊亚文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涉案企业合规的实体法应对研究”(GJ2023B06)。
当前,我国涉案企业合规司法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刑事合规激励对象泛化、不平等,罪刑失衡及自然人重罪合规不诉等有违刑事法治基本原理和规则的现象。该现象反映出了刑事合规的准入标准过宽与激励规则不明等问题。刑事合规准入应当限缩...
关键词:刑事合规 合规激励 合规准入 合规不起诉 罪刑均衡 
功能主义刑法的消极面向及其体系展开被引量:6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年第2期125-143,共19页熊亚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刑法私法化:理念与路径”(23FFXB047)的阶段性成果。
功能主义刑法具有积极面向和消极面向。与以入罪处罚为核心的积极功能主义刑法相对,消极功能主义刑法旨在将具有出罪化、非刑罚化、刑事责任轻缓化功效的私法理念和制度引入刑事立法,从而实现轻罪时代犯罪治理的多元化与现代化。积极功...
关键词:功能主义刑法 消极功能主义刑法 刑法私法化 轻罪治理 
网络金融犯罪的公私合作治理被引量:2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138-146,160,共10页熊亚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7ZDA148)。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多元化主体治理,尚存在强势行政监管下行业组织独立性不足、企业平台参与度低以及合规激励机制缺失等制度难题。为真正实现网络金融犯罪的公私合作共治,有必要全面引入合规治理的理念和制度,并辅之以有限的恢复性...
关键词:网络金融犯罪 合作治理 行政合规 刑事合规 法益恢复 
刑法教义学何以指导刑事立法:理念与技术的双重展开被引量:4
《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第11期200-210,共11页熊亚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YJC820054)。
刑法教义学可以批判和指导刑事立法,这已成理论共识。但是,刑法教义学究竟凭借哪些理论工具及具体如何发挥立法指导功能,仍有待进一步明确。根据刑法理论体系的分层,可以将刑法教义学的立法功能归结两个:一是对刑事立法理念的引领,这主...
关键词:刑法教义学 刑事立法 立法理念 立法技术 刑法修正案(十一) 
逃税罪初犯免责:价值、困境与出路被引量:21
《税务与经济》2019年第2期1-5,共5页熊亚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网络金融犯罪的综合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7ZDA148)
逃税罪初犯免责条款所确立的二元化犯罪模式,具有发挥刑法的激励功能、提升刑法的经济效益、体现刑法的谦抑精神等方面的制度绩效。然而,作为一种纯粹利益导向式的立法,其同时存在刑法适用不公、预防效果不佳、纳税人权利保障不足等方...
关键词:逃税罪 初犯免责 行政处罚前置 主动披露政策 
刑事从业禁止制度的合宪性调控被引量:19
《法学》2018年第10期107-119,共13页李兰英 熊亚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金融犯罪的综合治理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1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刑法上的从业禁止制度实际上存在两个基本面向:一是就其在刑事制裁体系中的定位而言,属于保安处分措施;二是就其所涉公民基本权利的领域而言,属于限制职业自由权措施。因此,从业禁止之适用不仅应受保安处分的比例原则限制,而且还需同时...
关键词:从业禁止 保安处分 职业自由权 比例原则 “三阶理论” 
产品刑事责任中的结果归责问题被引量:5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62-68,共7页熊亚文 
2017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刑法保护前置化问题研究"(FJ2017C003)
以条件公式为唯一标准的传统因果关系理论,已经无法满足产品刑事责任领域结果归责的现实需求。晚近以来出现的疫学因果关系和风险升高理论,是一种与传统条件关系型因果完全不同的新兴结果归责类型。在产品刑事责任领域引入此类概率提升...
关键词:产品刑事责任 结果归责 条件关系 概率提升型因果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适用被引量:2
《刑事法评论》2017年第1期566-577,共12页熊亚文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快速发展与普及的信息网络技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犯罪的行为模式。以信息网络为媒介的犯罪,总体上呈现出行为主体的分散性与隐蔽性、行为方式的虚拟性与难以感知性、行为对象的广泛性与不确定性、违法...
关键词:信息网络技术 犯罪活动 司法适用 网络违法犯罪 网络服务提供者 管控模式 行为模式 传统犯罪 
社区矫正工作主体的认同危机与出路被引量:3
《求索》2016年第9期54-58,共5页李兰英 熊亚文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基金项目"刑事立法的进展与司法回应"
由于广义层面的公众认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共通性,因而从工作主体这一狭义层面来定位社区矫正的公众认同更具实践意义。在我国,受落后的刑罚观念、不成熟的市民社会以及不充分的主体力量等影响,社区矫正工作主体对于这项制度及其工作...
关键词:社区矫正 工作主体 公众认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适用被引量:18
《人民司法》2016年第31期75-79,共5页熊亚文 黄雅珠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帮助行为正犯化之典型体现,但是,将网络犯罪帮助行为一律予以正犯化,违背了刑法教义学上限制中立帮助行为处罚范围的基本立场,并与共犯的从属性原理存在一定冲突。因此,有必要对本罪之司法适用予以相应的教义...
关键词:司法适用 犯罪活动 信息网络 帮助行为 处罚范围 网络犯罪 立法规定 教义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