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萍

作品数:19被引量:18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昆明学院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藏茶古道文化遗产文化互动文化线路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南方文物》《宗教学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商业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滇藏川毗连地区族际文化互动的空间特性研究被引量: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8期58-63,共6页王丽萍 周智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0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38)阶段性成果
族际文化交往的空间特性分析是认识滇藏川毗连地区这一多民族交错聚居区文化互动历程的一个全新而重要的视角。在梳理区内族际文化交往事例的基础上,从地理空间层面分析此区域内族际文化的互动发展,并概括出该地区交往空间的特性,包括...
关键词:族际文化互动 滇藏川毗连地区 空间特性 耦合机理 
横断山民族走廊族际文化互动的心理原因
《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7期50-54,共5页王丽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横断山区民族走廊族际文化交往空间拓展机理研究"(项目编号:41461031)
面对横断山民族走廊族际文化多元互动共生的事实,以民族心理为切入点深入剖析这一共生格局形成与维系的心理原因及其心理机制。通过梳理横断山民族走廊多民族间族际通婚、宗教信仰交融和民族语言交流等三个深层交流领域的表现,分析认为...
关键词:横断山民族走廊 互动共生 心理原因 
历史上滇藏川毗连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的空间分布及其形成机制被引量:3
《宗教学研究》2017年第2期155-161,共7页王丽萍 周智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横断山民族走廊族际文化交往空间拓展机理研究"(414610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藏区寺院与乡村聚落共生形态演化机制研究"(41361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提要:藏传佛教寺院作为藏区独具特色的宗教景观而成为宗教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历史空间分布的变化是反映该教时空扩散历程的重...
关键词:藏传佛教寺院 空间分布 历史机制 滇藏川毗连地区 
滇藏川毗连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分布的教派地域分异研究被引量:10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年第3期171-176,共6页王丽萍 周智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031;41361038)
藏传佛教寺院作为藏区独具特色的宗教景观而成为宗教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不同教派寺院的空间分异格局是反映藏传佛教不同教派势力时空扩散过程的重要载体。着眼于滇藏川毗连地区,以四大教派寺院空间分异为视角,探讨藏传佛教寺院的...
关键词:空间分异 藏传佛教四大教派寺院 滇藏川毗连地区 
横断山民族走廊族际文化互动发展研究被引量:1
《贵州民族研究》2016年第10期89-94,共6页李学文 王丽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横断山区民族走廊族际文化交往空间拓展机理研究"(项目编号:41461031)
横断山民族走廊族际文化的互动发展是形成和维系该区域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途径与保障。通过梳理民族人口迁移、族际物资交换活动、宗教交流等推进文化互动的因素,以族际文化交流联系研究为视角,初步阐释历史上横断山民族走廊这...
关键词:族际文化互动 横断山民族走廊 
云南藏区寺院与乡村聚落传统共生关系初探——以供施关系为线索被引量:6
《学术探索》2015年第6期99-105,共7页周智生 王丽萍 李灿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61038)
作为藏区基层社会的传统本底形态,寺院与乡村社区之间的共生关系,是解析并认知藏区传统社会发展特性的重要脉络。寺院与乡村之间的共生关系,因地域类型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存在着不同形态而互有特色的共生关系。本文以云南藏区为空间...
关键词:云南藏区 寺院与乡村 共生关系 供施关系 
论旅游开发中滇藏茶马古道的保护格局——以滇西北核心段为研究对象被引量:7
《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第7期178-184,共7页幸岭 蒋素梅 王丽萍 
国家社科基金"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8XMZ035)
多数茶马古道主干线路已被现代交通网络取代,其线路网络已被分割得零散和破碎。古道的消失不仅是古道线路的废弃,更是古道沿线民族生活方式、地方历史文化的忽视与遗忘。就目前滇藏茶马古道滇西北核心区段的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现状来看,...
关键词:滇藏茶马古道 滇西北 保护格局 
第二居所的概念与范畴辨析被引量:5
《学理论》2013年第33期105-107,共3页刘艳萍 王丽萍 
昆明学院科学研究项目"第二居所的发展--基于昆明市近郊的研究"(XJ11W026)的成果之一
目前,第二居所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旅游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学界对第二居所概念界定仍未形成清晰而统一的认识,存在称谓不统一、内涵不清、使用不一致等问题。在大量梳理、概括国内外对第二居所概念研究的基础上,从广义和狭义层面界定...
关键词:第二居所 概念 特征 
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保护层次研究被引量:16
《生态经济》2012年第12期136-141,共6页王丽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研究"(08XMZ035)
滇藏茶马古道是一项历史久远、跨越滇藏川区域、遗产资源丰富且整体文化价值极高的线状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廊道理念为古道完整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思路。鉴于茶马古道遗产廊道保护战略的宏观性和整体性,急需从具体实施层面对保护战...
关键词:滇藏茶马古道 文化遗产廊道 保护层次 
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的理论与实践——以滇藏茶马古道为例被引量:7
《南方文物》2012年第4期190-193,共4页王丽萍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研究"(08XMZ035)资助
遗产廊道理念源自美国20世纪80年代,是日益受到国际遗产保护界关注的保护遗产的新思维与新战略.此理念以特定历史活动、文化事件为线索把众多遗产单体串联成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廊道遗产区加以整体保护.
关键词:文化遗产廊道 构建模式 线状 规划 沿线 长远计划 茶马古道 遗产价值 文化遗产保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