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莹

作品数:6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兰州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非正规金融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合法化非线性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经济与管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青海社会科学》《华东经济管理》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金融市场化对地区经济波动的非线性平抑效应研究——来自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2
《经济科学》2013年第5期32-46,共15页邵传林 王莹莹 
2013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编号:2013A-073)的资助
中国金融业市场化体制改革不仅极大地提高了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还有力地降低了经济波动带来的宏观风险。本文基于中国省级层面1985-2011年的数据考察各省区金融市场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各省区金融市场化对经济...
关键词:金融市场化 经济波动 平抑效应 
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模式比较与政策选择被引量:6
《经济与管理》2013年第2期32-36,共5页邵传林 王莹莹 裴志伟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D010)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不仅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与信贷风险,还有益于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转化主要有四种经典模式:即农村互助合作金融模式、"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小额贷款公司+民营中小银行模式"、"...
关键词:非正规金融 正规化 交易费用 模式比较 
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制度分析
《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86-89,145,共5页邵传林 王莹莹 裴志伟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城镇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机制研究"(编号:11D010)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兴起的逻辑进行研究后发现,资本要素价格的变动是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初始条件,能有效降低借贷过程中的交易费用是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基础,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必要条件则在于该制度的创新者...
关键词:非正规金融 动力 阻力 合法化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兴起逻辑、现实困局与合法化难题被引量:3
《经济体制改革》2012年第6期88-92,共5页邵传林 赵明霄 王莹莹 
官方正规金融有效供给不足、农村微观主体的融资需求膨胀、地方政府机会主义行为、权力当局政策偏好转变等因素均为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兴起提供了土壤,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兴起还具有独特的内在动因。当私人治理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条...
关键词:非正规金融 金融乱象 耗散效应 转型困局 合法化 
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制度逻辑被引量:5
《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第12期26-29,共4页邵传林 王莹莹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城镇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机制研究"(11D010)
尽管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有助于降低私人借贷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和违约风险,有益于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强化权力中心的调控能力与监管水平,从而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但中国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仍面临着法律制度障碍、主流意识形态约束、既...
关键词:非正规金融 正规化 动力 约束条件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向何处去?被引量: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5-12,共8页邵传林 王莹莹 裴志伟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城镇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D010)
适宜的农地产权制度不仅能有效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能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制度保障。关于中国农地产权制度进一步变革的方向,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论点:农地国有化、农地私有化及完善论。在对各种论点进行评判的基础上,应该认为,...
关键词:农地产权 变革方向 制度创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