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志伟

作品数:11被引量:5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企业家精神制度环境失地农民非正规金融农村非正规金融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经济.社会》《中国物价》《经济与管理》《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商业信用供给动机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机制与政策建议被引量:5
《现代管理科学》2016年第3期21-23,共3页裴志伟 陈典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项目号:10YJC910006)
文章研究了商业信用供给的竞争性动机和经营性动机对企业自身盈利能力的影响,以及商业信用供给动机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商业信用供给通过增加客户粘性、传递产品质量信息、减少产品需求波动、增加竞争性等途径增强了...
关键词:商业信用供给 动机 机制 盈利能力 
地区腐败、金融市场化与企业家精神——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0
《当代经济管理》2015年第4期91-97,共7页颜为民 邵传林 裴志伟 
在重启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文章基于中国1992~2011年省级层面的数据检验了制度环境中的地区腐败、金融市场化等制度变量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机制及其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作为制度环境替代性变量的地区腐败、金融市场化均与企业...
关键词:制度环境 腐败 金融市场化 企业家精神 机制 
制度环境与企业家精神一个文献综述被引量:11
《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7期94-96,共3页张自卿 邵传林 裴志伟 
本文以制度环境为切入点,对已有文献中关于制度环境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进行综述。文章从"创新说"、"风险承担说"和"市场机会说"总结了企业家精神概念界定的三种观点;从产权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政府管制、法律体系的健全度...
关键词:制度环境 企业家精神 机制 
外资银行进入对国内银行的竞争效应研究——基于2000-2013我国银行业的实证检验被引量:3
《中国物价》2015年第1期49-52,共4页张翔睿 裴志伟 
在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并快速扩大规模的背景下,本文采用Panzar-Rosse模型度量了我国商业银行2000-2013年市场竞争度,并实证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国内银行竞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年我国银行业总体处于垄断竞争市场,外资银行进入和公司...
关键词:外资银行进入 PANZAR-ROSSE模型 银行业竞争度 
政府干预、媒体监督与公司无形资产投资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10期96-105,共10页裴志伟 陈典发 
在中国转型期的特殊制度背景下,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干预行为对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当前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的双重制度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会导致企业无形资产投资偏低;在其他条件相同...
关键词:分权 政府干预 媒体监督 无形资产 
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模式比较与政策选择被引量:6
《经济与管理》2013年第2期32-36,共5页邵传林 王莹莹 裴志伟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D010)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不仅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与信贷风险,还有益于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转化主要有四种经典模式:即农村互助合作金融模式、"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小额贷款公司+民营中小银行模式"、"...
关键词:非正规金融 正规化 交易费用 模式比较 
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制度分析
《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86-89,145,共5页邵传林 王莹莹 裴志伟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城镇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机制研究"(编号:11D010)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兴起的逻辑进行研究后发现,资本要素价格的变动是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初始条件,能有效降低借贷过程中的交易费用是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基础,农村非正规金融兴起的必要条件则在于该制度的创新者...
关键词:非正规金融 动力 阻力 合法化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比较与反思被引量:10
《科学.经济.社会》2012年第4期55-59,共5页王必达 裴志伟 
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不仅直接影响到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还关系到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稳定。本文在梳理建国以来我国失地农民安置主要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不同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新实践以及这些保障模式的...
关键词: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模式 约束条件 制度创新 
我国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制度逻辑被引量:3
《经济与管理》2012年第4期31-35,共5页邵传林 裴志伟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D010)
如何通过完善农地制度来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事关我国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稳定。通过对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机理进行剖析发现,集体土地产权模糊、产权缺乏排他性、委托代理问题以及征地制度中存在的公益性用地界限不清等制度性因素...
关键词:失地农民 利益受损 农地制度 制度创新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向何处去?被引量: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5-12,共8页邵传林 王莹莹 裴志伟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城镇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D010)
适宜的农地产权制度不仅能有效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能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制度保障。关于中国农地产权制度进一步变革的方向,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论点:农地国有化、农地私有化及完善论。在对各种论点进行评判的基础上,应该认为,...
关键词:农地产权 变革方向 制度创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