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延

作品数:6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阿尔都塞艺术片当下旁观诗篇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理论与批评》《现代中文学刊》《文学界(理论版)》《文艺争鸣》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论阿尔都塞对“葛兰西主义”和“欧洲共产主义”的批判被引量:2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年第6期172-179,共8页田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狱中札记》新选译注及葛兰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1BZW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世纪70年代,欧洲国家共产党借助葛兰西思想提出了反对苏联模式的“欧洲共产主义”战略。该战略主张用历史主义的眼光具体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采取民主的方式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阿尔都塞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这种倾向提出了...
关键词:路易·阿尔都塞 “葛兰西主义” “欧洲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新人”的主体分裂及其情感修复——论《朝阳沟》被引量:1
《现代中文学刊》2022年第3期50-57,14,共9页田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民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研究”(17ZDA270)的阶段性成果。
豫剧《朝阳沟》是大跃进时期戏曲现代戏的典范之作,直到今天依然深受群众喜爱。《朝阳沟》之所以能够成功,不仅因为它刻画出了有性格的人物,还因为它真实再现了1950年代末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精神状态。通过阐释戏剧文本和社会历史语境之...
关键词:《朝阳沟》 现代戏 社会主义新人 情感修复 
“劳动”“爱情”与“历史普遍性”——评剧《刘巧儿》中的劳动与爱情叙事被引量:1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1年第5期121-132,共12页田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民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研究”(编号:17ZDA270)的阶段性成果。
评剧《刘巧儿》是新中国第一批戏曲现代戏的经典之作。这部戏既继承了延安时期秦腔《刘巧儿告状》和陕北说书《刘巧团圆》的情节架构,又进行了充实提高,将原先的普法戏改造成婚恋戏,推动了新中国的《婚姻法》宣传运动。《刘巧儿》通过...
关键词:刘巧儿 劳动 爱情 历史普遍性 
旁观他人之痛——“新工人诗歌”“底层文学”与当下中国的精神状况被引量:4
《文艺争鸣》2020年第9期28-38,共11页罗岗 田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民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7ZDA270)的阶段性成果。
一、《我的诗篇》中的"我",究竟是"谁"?2015年6月,上海的初夏,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举行了十八届,当人们就像这火热的天气一样热情地追逐各类新片、大片和艺术片时,一部本不为人所知的纪录片《我的诗篇》(1)——这部纪录片号称:...
关键词:上海国际电影节 《我的诗篇》 纪录片 艺术片 大片 
论阿尔都塞的唯物主义戏剧观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3年第11期42-45,共4页田延 
路易·阿尔都塞专门讨论戏剧的文章共有三篇,即《皮科罗剧团、贝尔多拉西和布莱希特(关于一部唯物主义戏剧的笔记)》(收入《保卫马克思》中)、《论布莱希特与马克思》、《致巴乌罗·格拉斯的信》。其中,前两篇较为集中地体现了阿...
关键词:阿尔都塞 唯物主义 戏剧观 《保卫马克思》 布莱希特 间接表现 哲学思想 格拉斯 
论巴赫金与罗曼·雅各布逊语言观的异同
《文学界(理论版)》2013年第1期128-130,共3页田延 
巴赫金与罗曼·雅各布逊是20世纪两位著名的语言学家,他们的语言学理论虽然都处于符号学的背景之中,但在具体内容与研究思路上均有很大的不同。总地来说,巴赫金的的关于语言学的意识形态性理论具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深度,能够更好地解释...
关键词:巴赫金 罗曼·雅各布逊 语言 意识形态 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