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徐

作品数:42被引量:8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合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阿英左翼文学图像学政治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习与探索》《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文化运动现代性问题再考察——从反思“被压抑的现代性”开始
《社会科学研究》2023年第5期192-204,共13页许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青年》同人文论思想与中国传统文论关系研究”(21BZW055)。
对新文化运动全盘西化的误读,一定程度遮蔽了五四学者对文化现代化的早期探索史。从一个群体、一个命题和一个错位出发,反思了全体主义思维、单一的现代性、理论的时差等观点,指出新文化运动也是一种“被压抑的现代性”;从自信、世界、...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 现代性 选择性的现代化 双重创造 第三样文明 
试构“左翼图像学”——1930年代中国读图转向研究之一
《学习与探索》2022年第7期164-174,共11页许徐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30:中国图像转向的发生、形态及意义研究”(AHSKYG2017D166)。
当海德格尔提出“世界图像的时代”问题时,1930年代的中国由于“立人”“兴国”母题的介入,鲁迅等左翼学者探索形成总体上不同于西方反视觉中心主义传统的图像启蒙实践,这启示我们可尝试建构一种“左翼图像学”,探索属于中国的图像理论...
关键词:1930年代 图像转向 左翼图像学 左翼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的体系重构与理论创新——读《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26-31,共6页许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青年》同人文论思想与中国传统文论关系研究”(21BZW055)。
刘锋杰著《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以六位批评家个案研究为经,以现代文学批评建构历程为纬,不仅重绘了现代文学批评的理论版图,体现了可贵的“史识”品格;而且建构起了较为完整的现代文学批评理论谱系,为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引来更为丰沛...
关键词:六大批评家 现代文学批评 体系重构 理论创新 
政治问题,还是伦理问题——《文学革命论》发生动因的一种读解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19年第4期194-203,共10页许徐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陈独秀与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发生”[项目编号:AHSKY2015D113];2019年度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学术资助项目[项目编号:gxbj ZD47]的阶段性成果~~
以往对《文学革命论》发生动因之认识,主要是与政治问题建立直接关联,并由此导致截然不同的对立性评价。但这些看法,实际是《文学革命论》接受史研究。如果深入其'发生前史',可以发现,'文学革命'与'国民性改造'密切相关。从陈独秀国民...
关键词:政治问题 伦理问题 文学革命 国民性改造 发生动因 
陈独秀与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发生
《文学评论》2019年第4期80-88,共9页许徐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陈独秀与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发生”(批准号AHSKY2015D1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陈独秀的文学观包含以下内容:文学本质观突出文学的独立性、审美性及其人学属性,但不回避社会属性;文学发展史观是进化论的,但不否认传统文学发展成就;文学功能方面,强调文学的精神启蒙,但不否认文学与政治的关联;创作主体方面,强调主...
关键词: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史前史 现代文学观念 
解放的革命性想象:“工农新女性”宣传画的发生学考察——以《红色中华》与《妇女杂志》的比较为中心被引量:8
《学习与探索》2017年第8期168-176,共9页许徐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5D113);2016年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268)
作为一类崭新的女性形象,出现于苏区瑞金的"工农女性图"与都市上海的"现代仕女图"存在显著差异:前者出现了男性美审美趋向,体现走出男性中心主义的努力;而后者的文化性别仍具传统女性美学趣味。总体而言,"工农女性图"图式体系的修辞特...
关键词:文学政治学 工农新女性宣传画 政治文化史 《红色中华》 《妇女杂志》 
陈独秀与邓以蛰文学交游考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67-75,共9页许徐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陈独秀与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发生"(AHSKY2015D113)阶段性成果
流布甚广的陈独秀、邓以蛰"世交说"是缺乏历史依据的。两人相识很有可能因邓以蛰姐夫葛温仲介绍,陈独秀与邓父艺孙先生开办尚志学堂的合作及安徽公学期间的同事兼好友关系,进一步拉近两人距离,至于安徽公学的师生之谊、陈本人风采和声望...
关键词:陈独秀 邓以蛰 交游 文学影响 国民性 
五维一体:中国共产党文艺指导思想的理论逻辑——从“延安讲话”到“北京讲话”的历史考察被引量:1
《西部学刊》2017年第8期17-24,共8页许徐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陈独秀与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发生"(项目编号:AHSKY2015D113)
统观百年来的发展演进历程,中国共产党文艺指导思想具有五个特征:思维方式和理论视野的战略性,基本立场和价值追求的人民性,概念范畴和学科体系的科学性,理论话语发生方式的现实性,以及发展逻辑的扬弃性。这五种理论特质,形成了马克思...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文艺思想 五维一体 中国话语 
开放合作 创新发展——探索中国特色应用型大学建设之路被引量:9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7年第1期1-3,共3页蔡敬民 许徐 
合肥学院在中德合作共建基础上,借鉴德国经验,开放合作,创新发展,通过"八个转变"探索中国特色应用型大学建设之路,在中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中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 转型发展 中德合作 八个转变 
作为“公产”的诗与中国“诗歌型公共空间”的建构——以田间群众性诗学观为考察对象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17-123,共7页许徐 
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皖籍群体与中国左翼文学的多元发生"(SK2014ZD044);安徽省2016年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268)
在文学日益"小众"的今天,田间的群众性诗学思想借助对文学公共属性的确认,进而要求政治的公共本质和大众的政治参与,通过诗的主体与本体的双重群众化,鼓励大众自主参与文学行动,培养大众的批判精神和理性思辨能力,让文学与政治成为"公...
关键词:田间 群众性诗学 诗歌型公共空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