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遂联

作品数:11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红楼梦》范当世诗学主张多元性课程教学改革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理论研究》《明清小说研究》《南都学坛》《求索》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城邦文化的诗性阐释--论《诗经》中的都市诗歌
《求索》2008年第1期182-183,177,共3页谢遂联 
《诗经》产生于以城邑文明为基础的城邦文化时代,城市生活为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诗经》中的都市诗歌较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城市生活。不仅如此,由于当时都市的政治性本质特征,《诗经》中的颂诗及大雅中的大部分也应视为与政治都市...
关键词:《诗经》 都市审美 都市生活 政治性本质 都市农业 
唐代诗人的都市心态
《求索》2007年第4期176-178,共3页谢遂联 
唐代主要诗人几乎都与都市有着紧密的联系,反映诗人都市经历及情感的唐代都市诗自有其研究之价值。本文以唐代涉及都市的诗歌为切入点,对唐代诗人的都市心态做一番梳理和研究。都市作为一个名利场,往往使诗人于其中感受到多重苦闷并由...
关键词:唐代诗人 都市心态 名利场 多重苦闷 山林田园情结 内心平衡 
古代都市诗歌与都市文化心态研究论纲被引量:2
《社会科学家》2007年第4期182-185,共4页谢遂联 
中国古代诗歌与都市有着密切关系,但其研究却受到忽略,一方面,研究者受到观念遮蔽,以市井文学偏概都市文学;另一方面,也有其实际困难,都市文化心态角度的选取为古代都市诗歌研究一个可行策略,在还原古代都市本质的基础上,有可能从政治...
关键词:古代都市诗 都市文化心态 政治性本质 农业文明背景 商业文化因素 
《红楼梦》人物口误系列心理解析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42-45,共4页谢遂联 
《红楼梦》中的口误描写构成了一个口误系列,并不是作者偶一为之。《红楼梦》中的十几处口误的描写揭示了人物最深层的心理,作者对人类心灵最为隐秘幽微的部分的揭示达到了让人吃惊的程度。人物口误描写都出自前80回,后40回几乎没有,这...
关键词:《红楼梦》 口误描写 深层心理 解析 
智慧与忠义之间——论诸葛亮的“人谋”悲剧被引量:2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36-39,50,共5页谢遂联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凝聚了我国古代历史上各种智慧和斗争经验,因而具有惊人的谋略和绝世的才能,几乎成为智谋的化身和代名词。诸葛亮形象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是“智谋”,其悲剧在本质上也应该是谋略的悲剧,它主要源于三个层次的...
关键词:诸葛亮 悲剧 智慧 天时 义气 忠贞 
南宋雅词派与“大晟乐”关系蠡测
《嘉兴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42-47,共6页张春义 范道济 任燕平 谢遂联 艾晶 
南宋雅词派首重“协音”,关键乃在于“填词按谱”。此处“谱”虽较复杂,但“大晟曲谱”与“清真谱”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两种。南宋雅词派不仅在词的创作实践中反复以“大晟乐法”为旨归,而且对两种“曲谱”的模仿与习学也成为“雅词”创...
关键词:南宋雅词派 词法 大晟曲谱 清真谱 
唐代都市诗的演变及其文化意义被引量:1
《唐都学刊》2006年第2期13-17,共5页谢遂联 
中国古代都市最迟从汉代起就已经十分繁荣,都市也一直没有脱离文人的审美视野,但是在文学研究中传统都市诗歌被忽视。以唐代都市诗歌为切入点,探究其演变特点及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文人心理乃至传统文化积淀可以发现,初唐京城诗受汉代京都...
关键词:唐代都市诗 京城诗 疏离冷淡 文化意义 
范当世的诗学主张及其对诗坛的影响被引量:1
《和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版)》2004年第4期98-100,共3页谢遂联 
本文从诗学渊源、对宋诗的态度两方面探讨了范当世的诗学理论主张后认为:范当世的诗学主张渊源于桐城派诗论,同时又与当时盛极一时的宋诗派诗论有密切的关联。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范当世在桐城派和同光体诗派的地位和影响。
关键词:范当世 诗学主张 桐城派 同光体 晚清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0
《嘉兴学院学报》2002年第z1期264-266,共3页谢遂联 
此文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的三个方面 :教学内容的当代性 ;教学模式的多元性 ;教学方法的情趣性。
关键词:当代性 多元性 情趣性 
红楼灰影:《红楼梦》中的老婆子被引量:6
《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1期178-184,共7页谢遂联 
关键词:《红楼梦》 可怜 女性世界 名字 意义 研究者 社会 称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