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有信

作品数:15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石家庄铁道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非物质生产领域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计划经济邓小平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社会科学论坛》《社会科学辑刊》《青海社会科学》《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原因解读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35-39,共5页赵有信 赵冬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有其客观的经济、政治、社会条件,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外因素,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对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原因作出全方位、全...
关键词:中国经济 持续 发展 原因 
经济政治文化与“三个文明”关系的新视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4期76-80,共5页赵有信 
经济、政治、文化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由来已久。但学术界一直比较重视对经济、政治、文化之间以及“三个文明”之间辩证关系的阐释,而不太重视对经济、政治、文化与“三个文明”之间关系的研究。本文从学理性角...
关键词:人类社会 经济 政治 文化 三个文明 
转变消费观念 发展循环经济被引量:1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15-17,共3页李新慧 吕丽卿 赵有信 
在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循环经济理论应运而生。只有转变消费观念,才能进行理智消费,适应循环经济的要求。本文重点分析转变消费观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促使消费者转变观念,树立绿色消费观。
关键词:转变 消费观念 循环经济 
生产无形商品的劳动也创造价值——劳动价值论新探被引量:5
《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68-70,共3页赵有信 陈宝松 
关于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争论由来已久。非物质生产领域生产无形商品的劳动也创造价值,旨在确立一种判断标准或基本原则,即不管是物质生产领域还是非物质生产领域,凡是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创造价值,不生产商品的劳动都不创...
关键词:非物质生产领域 劳动价值论 使用价值外延 无形商品 
再谈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定性问题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107-108,共2页赵有信 
传统观点曾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视为社会基本经济制度。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明确指出二者都是经济手段,从而把二者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范畴中甄别出来。但是,近年来有的学者仍将二者视为经济制度。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关键词:定性问题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 经济改革 社会主义经济 
论我国“假日经济”的形成被引量:1
《消费经济》2002年第3期60-61,44,共3页赵有信 李新慧 
关键词:假日经济 中国 成因 
从知识经济看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被引量:2
《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108-112,共5页赵有信 
关键词:知识经济 人文社会科学 价值 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 人才培养 管理 决策 
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也创造价值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51-53,共3页赵有信 
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争论由来已久 ,当前分歧依然存在。本文分析了否认非物质生产领  域的劳动也创造价值的观点与现实经济生活的严重冲突 ,论证了非物质生产领域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是商品——无形商品 ,肯定了非物...
关键词:非物质生产领域 生产劳动 价值创造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多维视角及其方法论意义被引量:2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1-6,共6页赵有信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论 邓小平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 发展生产力 多维视角 马克思主义 方法论 按劳分配 资本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探析被引量:1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1-6,13,共7页赵有信 
关键词: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共同富裕 资本主义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科学体系 计划与市场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