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跃华

作品数:13被引量:12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储集层双河油田孔隙结构储层孔隙剩余油分布更多>>
发文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特种油气藏》《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石油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期水洗前后双河油田储层微观特征变化规律被引量:32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年第1期24-26,41,共4页蔡毅 杨雷 赵跃华 王志章 
九五"部级课题"大中型油气藏成藏机理研究"的内容之一
目前我国许多老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由于长期水洗,储层微观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双河油田核三段油藏为例,充分利用大量的对子井资料,较深入地对比分析了长期水洗前后储层微观特征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经过长期水洗,双河油...
关键词:开发后期 储层 采收率 注水 水淹 
宝浪苏木构造带储集层特殊地质特征探讨被引量:3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31-36,共6页王敏 赵跃华 
宝浪苏木构造带所属的宝中和宝北两个含油气区块 ,属于特殊的低孔低渗透储集类型。它与东部的许多低渗透油气藏相比 ,具有岩性偏粗 (含巨砾 ) ,以不等粒砂岩和含砾不等粒砂岩为主 ,占 78.41 % ;矿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低 ,颗粒破...
关键词:构造带 储集层 成熟度 孔隙结构 流体性质 渗透率 
宝浪油田储层渗流参数特征及油层伤害机理研究被引量:4
《河南石油》2002年第1期23-27,共5页赵跃华 王敏 樊社民 
宝浪油田自1996年开始试注开采以来,到目前已初步形成规模,但由于其特殊的储集条件,开采难度非常大,油层伤害严重。通过开展对开发初期宝浪油田储层渗流参数特征的研究,更好地认识了现阶段储层的物性、微观孔隙结构、润湿性、相对渗透...
关键词:宝浪油田开发 储集层 渗流特征参数 油层物性 油层保护 
安棚深层系储层特征及裂缝分布规律被引量:8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9年第6期9-11,共3页赵跃华 李显路 张燕 
通过压汞、铸体、电镜、X 衍射、裂缝单井测井解释和平面预测, 并结合其它地质和流体测试资料, 综合研究认为, 安棚深层系储层矿物成熟度低, 稳定性差, 次生加大明显, 储层以特低渗中孔细喉分布为主, 属于较差的储集类型, 同...
关键词:低渗储层 孔隙结构 裂缝分布 测井资料 矿物 
下二门及孙岗低渗透储层损害因素及保护措施研究被引量:2
《特种油气藏》1999年第3期49-53,共5页赵跃华 张燕 田宗武 
方法 在对储层基本特征和流体性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下二门及孙岗低渗透储层的损害原因。目的 提出油层保护措施。结果 采用屏蔽暂堵技术来改造钻井液 ,以满足钻井液保护多套层系的要求 ;该区不宜采用高浓度的HF进行酸化 ,以免...
关键词:储集层 油层损害 低渗透油藏 
安棚深层系低渗透砂岩油藏裂缝研究被引量:5
《特种油气藏》1999年第2期6-10,共5页翁大丽 赵跃华 高孝田 
方法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电测解释等方法,对安棚深层系低渗透砂岩油藏裂缝进行了研究。目的认识和评价该深层系裂缝的发育、分布状况,分类及其对油气的作用,以便合理、高效开发该油藏。结果安棚深层系发育裂缝,其中以中、...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 砂岩油藏 裂缝研究 安棚深层系 
注水开发后期下二门油田储层特征被引量:29
《石油学报》1999年第1期43-49,共7页赵跃华 赵新军 翁大丽 台怀忠 
二门油田经过近20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由于该油田储层矿物及胶结物组分成熟度低,不稳定矿物和易溶解胶结物含量高,因此注入水的长期冲刷对储层物性及其它渗流特征参数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开发后期储层类型...
关键词:非均质性 剩余油分布 油田注水 储集层 注水期 
流体性质变化对双河油田储集层的损害被引量:3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8年第5期72-76,共5页赵新军 赵跃华 台怀忠 
在双河油田近20年的高效开发过程中,流体性质发生了变化,对油层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主要表现在:①注入水的长期冲刷,加大了储集层物性和孔隙结构变化速度,使得后期储集层各类溶孔非常发育,孔隙和喉道在三维空间上的分布、组合...
关键词:储集层 流体性质 油田 油层损害 
应用图象处理技术研究双河油田剩余油分布特征被引量:6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6年第2期57-61,共5页赵跃华 翁大丽 唐金星 
利用图象处理技术并结合微观模型驱油试验,对双河油田剩余油形成机理、分布特征、组合关系及储层微观非均质性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分析与研究,为高含水后期剩余油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
关键词:图象处理 含油量 微观结构 剩余油分布 驱油 
双河油田北块两个层系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被引量:2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4年第4期341-349,共9页赵跃华 
双河油田北块三采试验区块Ⅱ4-6、Ⅳ1-4层系储层岩石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均低,自生矿物及粘土矿物种类多,物性及孔隙结构参数变化大,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及孔喉两极分化严重,微孔隙发育;储层孔隙结构在横向上变化大,微观油...
关键词:孔隙结构 驱油 储集层 油气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