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国义

作品数:23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王庭珪艺术成就文学创作思想性格地方高师院校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牡丹江大学学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坡入赋:苏轼经典化的独特视域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2期1-8,共8页连国义 
《历代辞赋汇总》收录有210余篇以苏轼为素材的赋作,在唐宋文人中数量位列第一。这些赋作取材广泛,涵盖了苏轼的诗文、行迹与生平轶事,体现出对苏轼的全面接受,其中苏轼轶事尤为赋家重视。这些赋为苏轼经典化提供了丰富佐证,苏轼经典名...
关键词:苏轼  经典化 
论苏轼雪堂符号意义的生成被引量:1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67-72,共6页连国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笔记与宋代文人生活研究”,项目编号:18BZW095。
雪堂是苏轼贬谪黄州时期自己营建的居所,也是其标志性符号之一,后世时以“雪堂”系列称谓来指称苏轼。在这样一个符号的生成和凝定过程中有若干富有意味的细节与环节。人们对雪堂这一率性而富有诗意的命名方式颇为称道,而《雪堂记》文...
关键词:雪堂 苏轼 称谓 
当代非虚构写作的生态审美之维——以田犁散文与诗歌集《爱,遗落在森林和草地》为例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9年第11期5-7,16,共4页王丙珍 连国义 
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项目编号:ZG0143);黑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地方语言文学”(项目编号:DF-2017-10233);牡丹江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牡丹江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MNUB201606);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地方高校创意写作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7-XJW19023)的阶段成果
生态全球化视域下,作家作为拥有公共话语权的审美个体有责任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关系。田犁的非虚构写作扎根于北方的森林和草地,在自我与自然、文化与环境、人类与非人类的关系之间建构生态审美之维,渗透了唯生态与生命至上的创...
关键词:非虚构写作 生态美学 田犁 《爱 遗落在森林和草地》 
上海图书馆藏四册抄本《松隐文集》卷十四辨伪——兼考《全宋诗》曹勋卷重出诗歌之归属
《图书馆杂志》2018年第2期116-119,128,共5页连国义 
牡丹江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宋南渡诗坛研究"(项目编号:MNUB201506)的研究成果之一
上海图书馆藏四册抄本《松隐文集》为弥补原第十四卷散佚的缺憾,从《宋诗抄》中抄录杨万里、许月卿、方岳、林景熙、文天祥、郑震的诗歌共28首,拼凑成第十四卷,其为伪作无疑。《全宋诗》所收录的该卷诗歌当剔除。同时上海图书馆将该书...
关键词:曹勋 松隐文集 四册抄本 卷十四 辨伪 全宋诗 
激发创作动力:“乃寅写作班”教学经验启示
《继续教育研究》2017年第10期10-11,共2页连国义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地方高校创意写作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编号:17-XJW19023)
"乃寅写作班"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和写作动力的呵护,教师注重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注重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开设文学沙龙这种以讨论教学贯穿的特色课程,在学生写作的选题上提出写熟悉的生活这一方式。这些做...
关键词:激发创作动力 文学沙龙 讨论式教学 
论唐代小说中的山人形象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99-102,共4页杨敬民 连国义 
山人作为特殊的群体已经成为唐代小说塑造和表现的对象。唐代山人构成复杂,既有隐逸山林的世外仙人,又有仕宦、仙道二者兼美的济世勋臣;既有方士道流,又有困于科场的布衣士子;既有擅长奇艺的伎巧之士,又有故弄玄虚、诓骗钱财的巫师骗子...
关键词:唐代小说 山人 文化内涵 
宋高宗绍兴更化与诗坛新变被引量:2
《学术交流》2016年第2期193-198,共6页连国义 
牡丹江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MNUB201506)
秦桧去世后,宋高宗在坚持与金和议政策的同时进行更化,清理秦桧党羽,为秦桧专权期间遭到排挤和迫害的士人平反,重组官僚队伍,结束了相党政治的局面,改变了秦桧专权期间的政治高压环境,使得言论环境相对宽松,士大夫阶层的参政热情高涨。...
关键词:绍兴更化 宋高宗诗坛 新变 时事 
“髯苏”考被引量:1
《文学遗产》2015年第4期188-189,共2页连国义 
苏轼在后世读者心目中,应该就是长髯飘拂的,他也因此获得了一个很形象的称谓叫“髯苏”。《汉语大词典》“髯苏”条解释说:“宋苏轼的别称,以其多髯故。宋苏轼《客位假寐》诗:‘同僚不解事,愠色见髯苏。”’(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年 词典编纂 苏轼 诗句 证据 自称 
论苏轼对宋高宗朝贬谪诗人的影响被引量:1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45-51,共7页连国义 
贬谪诗人的大量出现是宋高宗朝突出的政治现象和文学现象。这一时期贬谪诗人达观心态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苏轼的影响,苏轼在面对贬谪生涯时所表现出来的超脱旷达为他们树立了积极的榜样。苏轼的这种典范作用落实到诗人贬谪时期的...
关键词:苏轼 贬谪诗人 宋高宗朝 影响 和苏诗 
《全宋诗》重出诗歌考辨12则
《兰台世界(上旬)》2014年第11期156-157,共2页连国义 
对《全宋诗》中曾巩、王庭珪、孙觌、李纲、吕本中、王洋、李弥逊、黄公度、张孝祥、周孚等人在其他诗人名下重出的21首诗歌进行考辨,确定重出各诗的作者是以上诸诗人。
关键词:全宋诗 重出 辨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