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利平

作品数:29被引量:11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新闻传播环境新闻负面新闻灾害新闻灾害报道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国际新闻界》《人民论坛(中旬刊)》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官样朋友圈”:存在不一定合理
《党政干部参考》2016年第23期41-42,共2页邓利平 
细究官员朋友圈,充斥着鼓舞人心的正能量,如修身养性、成功之道、人生智慧、美景分享等,有网友戏称“官员不是在转发鸡汤文的路上,就是在寻找鸡汤文的路上”。这样的朋友圈乍看充满了正能量,永远是不会引起争议和不必要猜测的内容...
关键词:朋友 修身养性 成功之道 人生智慧 官员 能量 
民国时期湘西报纸影响谈被引量:1
《新闻界》2016年第24期16-20,共5页邓利平 周希 
民国时期的湘西报纸经历了从产生、鼎盛到消亡的过程。虽然出版条件有限,但都具备了现代报纸的形态,并在其三十年的出版期间,为闭塞的湘西打开一扇通向外部的窗口,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留下湘西新闻史的难忘印记。
关键词:民国 湘西 报纸 影响 
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被引量:1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6年第8期29-31,共3页邓利平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社会的传媒生态系统发生了巨变。新媒体打破了原有的新闻传播形态,呈现出舆论主体多元、传播渠道丰富、内容鲜活生动的新局面。但新媒体的自由空间大也容易造成传播泛化、内容混杂等问题,使舆论引导变得复杂。基于此...
关键词:新媒体 舆论格局 舆论引导 融合发展 
“官样朋友圈”:存在不一定合理
《人民论坛》2016年第21期65-67,共3页邓利平 
表面看起来,"官样朋友圈"是一种无伤大雅的生活态度,但实际上会让官民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官员在网络上的刻意回避和"不作为",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官民之间的陌生感;官员对民众关注的事件不发表观点,将自己置身于"失语状态",放弃了舆论中...
关键词:“塔西佗陷阱” 媒介素养 隐私曝光 
公共危机下的舆论引导“三时”法则
《新重庆》2016年第5期28-29,共2页邓利平 
在危机事件报道中,新闻媒体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非常重要。所谓"时",既指时机,也指时效。对公共危机事件报道的时机选择是谋划舆论引导时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只有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效,对危机事件及时报道、发声,才能抢占舆论...
关键词:公共危机 新媒体传播 零时差 时机选择 主流声音 主流新闻 新媒体平台 评论员文章 传播流程 新闻发言人 
公共危机下的舆论引导“三时”法则
《国家治理》2015年第31期11-18,共8页邓利平 
公共危机事件涉及局部乃至整体民众的切身利益,并且对社会的震撼力和影响力较大。事件发生后,一旦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民众的恐慌和疑虑,甚至引起社会动荡。因此,做好危机事件的舆论引导,对于平抑事态、稳定民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围...
关键词:公共危机 思想意义 媒体信息 主流新闻 新媒体平台 评论员文章 传统新闻媒体 主流声音 第一时间 自媒体 
网络舆论监督与政治公众人物隐私权冲突探析被引量:1
《新闻界》2013年第18期44-48,共5页高尚 邓利平 
"雷政富事件"凸现了网络舆论监督与政治公众人物隐私权相冲突的问题。手握公权力的官员应是网络舆论监督的对象,同时隐私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格权利也应受到法律保护。当前我国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不够健全,网络舆论监督环境过于复杂,而官员...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 政治公众人物 隐私权 公权力 
“老酸奶”谣言中媒体呈现的反思
《新闻界》2013年第4期26-29,共4页邓利平 马一杏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与舆论关系研究"(11AXW005)
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位社会成员的健康,向来是公众关注的焦点。由名人微博爆料引发的"老酸奶造假"事件,引发网民广泛议论,几近酿成公共危机。由于在媒体上这一事件始终未能得到证实或证伪,成为食品安全报道中一起少见的有始无终的现象。分...
关键词:反思 媒体 酸奶 谣言 食品安全 社会成员 安全关系 公共危机 
传统媒体的传统优势被引量:54
《青年记者》2012年第14期17-18,共2页刘晓林 邓利平 
传统媒体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经历了较长的历史发展,积累下了经过时间的积淀与检验的独特优势。传统媒体的传统优势,正是传统媒体在全媒体时代应对竞争、发展自身的法宝,同时也是新媒体在深化发展中所需要借鉴的。
关键词:传统媒体 传统优势 理论与实践 深化发展 全媒体 新媒体 
论环境新闻的特征表现被引量:6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70-74,共5页邓利平 
环境新闻的受众广泛,在于其内容直接与公众利益相关,传播普适性强;多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影响社会稳定;反常的变动震撼人神经,引起公众高度关注;本质与表象容易混淆,需要广博知识与科学态度去探寻;表现形态易激发人情感涟漪,带来...
关键词:环境新闻 特征 表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