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沁

作品数:7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戏剧解构戏剧发展舞美《赵氏孤儿》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丝绸之路》《青年文学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占花魁》《卖油郎独占花魁》的创作差异浅析被引量:1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4期95-96,共2页高沁 
李玉的戏曲《占花魁》根据冯梦龙的小说《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改编而成,李玉主要通过对人物身份的改变而表达了不同于冯梦龙的思想价值观。以人物身份的不同为出发点,通过"人物身份"、"事件结构"、"情节疏密"、"思想主脑"的比对,...
关键词:《占花魁》 李玉 人物身份 冯梦龙 
从《赵氏孤儿》的改编看中国古典精神礼制变迁被引量:3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9期125-126,共2页高沁 
原自春秋赵氏家族兴衰的"赵氏孤儿",历来为史学界文学界重视,并演绎出多个版本。本文通过对史记、杂剧、话剧等几个版本《赵氏孤儿》的分析比对,从"惩恶扬善"的基本精神礼制建构,到"士为知己者死"的文人精神礼制丰富,进而到现代因个体...
关键词:赵氏孤儿 精神礼制 复仇 荒诞 
谁是罗慕路斯?——浅议1992年林兆华版话剧《罗慕路斯大帝》中的人偶同台表演被引量:1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1年第8期110-111,共2页高沁 
以1992年林兆华版话剧《罗慕路斯大帝》中人偶同台表演方式为对象,分析该版话剧"人偶转换"、"人偶同角"、"人偶合一"三个舞台表演创新模式,探讨其对迪伦马特戏剧《罗慕路斯大帝》舞台二度创造的艺术效果与意义。
关键词:话剧 罗慕路斯大帝 林兆华 人偶 
略论曹禺戏剧舞台指示的特殊性
《铜仁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26-28,共3页高沁 
戏剧作为跨媒介艺术,按"文本-演出"模式分段创作而成。舞台指示部分以其诞生于剧本创作阶段、改造于舞台演出阶段的特殊地位,成为维系戏剧艺术独立性的关键所在。本文概观并深入论述了舞台指示在曹禺剧中的特殊表现,进一步探讨其作用与...
关键词:戏剧 舞台指示 曹禺 
中流砥柱的“奇情异想”——浅析《堂吉诃德》现代叙事技法的承前启后地位
《丝绸之路》2009年第14期91-92,共2页高沁 
本文通过对《堂吉诃德》的文本解读,分析其在小说叙事艺术上带来的革新作用。分别从文本隐含中的元小说性、混淆小说叙述者与阅读者身份、“套娃”式叙事模式三个角度入手,揭示《堂吉诃德》的现代小说性质,进而探讨其在现代叙事技法...
关键词:《堂吉诃德》 现代叙事技法 元小说 
从《小径分岔的花园》论博尔赫斯小说世界里的“迷宫”
《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8X期2-3,共2页高沁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因其充满哲思与想象的作品被冠之以"为作家写作的作家"的头衔,代表作《小径分岔的花园》充满了对无限的世间万物以及时间恒一观念的探索与质疑。小说题名为《小径分岔的花园》,事实上,博尔赫斯的叙事方式本身即是一...
关键词:迷宫 无限 繁复 模糊主人公 
不只是宿命——从《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探讨当代女性生存尴尬被引量:1
《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年第5期39-40,共2页高沁 
女权主义经过上个世纪几次运动取得了巨大发展,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隐蔽的矛盾逐渐显露,当代女性生存处境的尴尬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1]的文本细读,旨在探讨女性宿命论的借鉴渊源,这种宿命论之下被压抑的...
关键词:宿命论 “他者之镜” 复调 女权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