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贤

作品数:45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南朝《文心雕龙》诗学观闻一多佛教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陇东学院学报》《楚雄师范学院学报》《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辅成帝业赖华章:刘宋帝王文学的多重面向
《人文论丛》2022年第2期367-379,共13页龚贤 
刘宋帝王不仅致力于发展经济,增强国力,而且大力建设文化事业,注重文治教化。他们重视恢复儒家文化的重要地位,取得了积极成效;他们招纳、重用、奖掖文士,推动形成重文尚文之风,开启了南朝崇文重文风气;他们爱好文义,常亲撰诗文,也助推...
关键词:刘宋帝王 文治教化 重文尚文 主导引领 
论朱元璋佛教管理的思想体系与制度建构
《人文论丛》2020年第1期129-138,共10页龚贤 高林 
朱元璋佛教管理思想的发展,大致以洪武十四年六月礼部提出设置僧司衙门方案为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他对佛教的管理总体上比较宽松,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佛教发展的政策措施;第二阶段,他加强对佛教管理的制度建设,设立各级僧司衙门,...
关键词:朱元璋 佛教 管理 
论历史上庾信评论的现实性
《人文论丛》2016年第2期253-263,共11页龚贤 
文学创作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是以语言这一社会创造物作为媒介进行的。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对文学的阐释和评论也常常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不同时代的批评家对同一作家的评论往往不同,甚至出现互相矛盾的情况,除受评论家个人因素影...
关键词:庾子山 人生经历 评论家 
唐玄宗对乐舞艺术的管理及其意义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65-69,共5页龚贤 徐艳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宋音乐管理与唐宋词发展研究"(07BZW027)
唐玄宗对唐代乐舞艺术的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将雅乐、俗乐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司乐机构,有利于提高这些艺术的表演水平;他还创制了不少新的乐曲乐舞,引领当时乐舞艺术发展的风潮,助推了整个社会形成普遍好乐的风气;他将"十部乐"整改为"...
关键词:唐玄宗 雅乐 俗乐乐舞艺术 管理 
试论唐玄宗对乐舞艺术的管理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163-167,共5页龚贤 高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唐宋音乐管理与唐宋词发展研究"(07BZW027)的成果之一
唐玄宗对唐代乐舞艺术的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将雅乐、俗乐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司乐机构,有利于提高这些艺术的表演水平;他还创制了不少新的乐曲乐舞,引领当时乐舞艺术发展的风潮,助推了整个社会形成普遍好乐的风气;他将"十部乐"整改为"...
关键词:唐玄宗 乐舞艺术 管理 
论唐玄宗对乐舞艺术的管理及其社会意义
《人文论丛》2014年第2期378-387,共10页龚贤 
唐玄宗李隆基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极具天才的音乐家。在他统治的前期和中期,唐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对各种思想文化兼容并包,诗歌、音乐、舞蹈、绘画等各种艺术高度发达,开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关键词:乐舞艺术 宜春院 小部音声 坐部伎 立部伎 李隆基 旧唐书 胡部新声 梨园弟子 
试论谢灵运的经济生活与诗歌创作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54-58,共5页龚贤 杨兵 高林 
刘宋世家大族杰出作家谢灵运之所以在山水文学创作中取得如此突出成就,其经济生活状况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谢灵运富足奢华的庄园经济生活催生了他的山水诗,还影响其山水诗的创作题材、情感状态、精神境界和审美取向等方面。
关键词:谢灵运 经济生活 山水诗 
试论谢灵运的经济生活与辞赋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21-124,136,共4页龚贤 
东晋南朝杰出作家谢灵运在山水文学创作中取得了高度成就,其经济生活状况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就其辞赋论之,从创作题材到精神境界和审美取向等方面,都受到这种影响。
关键词:谢灵运 经济生活 辞赋 
论《诗源辩体》的陶诗研究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75-77,共3页龚贤 胡雪琴 
许学夷《诗源辩体》认为陶渊明诗歌的巨大成就在于其高度的原创性,也在于其写意性,在于其真率自然,在于其理胜气足;陶渊明、谢灵运虽然各臻其妙,但陶诗高于谢诗;陶诗对后世影响深巨,许多著名诗人学陶仅得其一。《诗源辩体》关于陶诗的...
关键词:《诗源辩体》 陶渊明 诗歌 
论《诗源辩体》的汉魏诗学观
《人文论丛》2012年第1期73-79,共7页龚贤 
在主张文学复古的道路上,明代'后七子'代表人物李攀龙认为,'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明史·李攀龙传》)较'前七子'更绝对。李攀龙等人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浩大,把明代文学的复古思潮推向极端。李攀龙诗歌,'务以声调胜...
关键词:诗学观 诗源辩体 诗歌发展 许学夷 徐祯卿 诗体规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