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仲礼

作品数:131被引量:2409H指数:3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黄土古气候第四纪中国黄土黄土高原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地质科学》《地球物理学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科学新闻》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全球变暖对水循环的影响:回顾与展望
《第四纪研究》2024年第5期1079-1092,共14页杨石岭 陈祚伶 黄晓芳 唐自华 张师豪 姜文英 丁仲礼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批准号:2022YFF0800800);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重点部署项目(批准号:IGGCAS-201905)共同资助。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简要回顾了最近几十年来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化预测的观点,总结了全球变暖可能引发的环境效应。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新生代地质温暖期的东亚环境状况。从哲学和地质历史的角度...
关键词:古增温 地质记录 东亚夏季风 大气CO_(2)浓度 
实现碳中和的基本逻辑和可行路径被引量:1
《中国石油企业》2024年第3期9-11,M0004,共4页丁仲礼 陈瑜(译) 
目前我国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在100亿吨左右。那么,这100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来自何处?了解这一点对我国如何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这也是构成我国碳中和路线图的逻辑起点。根据国家相关统计,我国2020年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约为50亿...
关键词:碳中和 可行路径 二氧化碳排放 基本逻辑 路线图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 天然气 标准煤 
深入理解碳中和的基本逻辑和技术需求
《领导决策信息》2024年第6期17-17,共1页丁仲礼 
中国科学院在习近平主席宣布“双碳”目标后,设立了一个大型咨询项目,组织百余位来自多个学部的院士和专家,着重就我国实现碳中和需要形成一个什么样的技术体系这一问题,做了“清单式”的研究,并形成了专门报告和著作。根据我国五年规...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 碳中和 五年规划 基本逻辑 咨询项目 深入理解 四个阶段 
深化政治交接 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民盟的责任和使命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12-17,共6页丁仲礼 
政治交接在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我国多党合作事业根基永固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必然要求。自“政治交接”这一历史课题诞生26年以来,民盟在继承和发展自身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换届为契...
关键词:新型政党制度 民主党派 优良传统 政治交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深入理解碳中和的基本逻辑和技术需求
《环境与生活》2022年第12期54-61,共8页丁仲礼 
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代表我国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自此之后,我国各地掀起一股争取实现“双碳”目标的热潮,并为此作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这表明我国上上...
关键词:碳中和 二氧化碳排放 基本逻辑 碳减排 深入理解 习近平 
碳中和对中国的挑战和机遇被引量:29
《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2年第1期16-23,共8页丁仲礼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后,习近平主席...
关键词:碳中和 二氧化碳排放 联合国大会 言必信 行必果 国家自主贡献 挑战和机遇 全球气候变暖 
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被引量:102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1年第8期54-61,共8页丁仲礼 
碳中和过程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其过程将会是经济社会的大转型,将会是一场涉及广泛领域的大变革。"技术为王"将在此进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即谁在技术上走在前面,谁将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碳中和如何实现?“双碳”行动是应对气候变暖...
关键词:碳中和 国际竞争 路线图 应对气候变暖 经济社会 首倡者 
陆生蜗牛壳体碳酸盐团簇同位素组成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5
《第四纪研究》2021年第4期893-902,共10页王旭 崔琳琳 翟吉璇 丁仲礼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批准号:2017YFA0603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572163)共同资助。
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是国际上新近开发的地质温度计,可以精确重建过去的温度变化。蜗牛壳体化石是研究古气候的理想载体,其种属组合和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气候环境信息。在此基础上,蜗牛壳体团簇同位素分析势必会为古温度定...
关键词:陆生蜗牛 壳体碳酸盐 团簇同位素 古温度计 古气候 古环境 
如何加快推进碳中和?
《经贸实践》2021年第8期26-27,共2页丁仲礼 
我们有两个目标,一个是碳达峰,一个是碳中和。我个人认为,出于改善空气质量的考虑,还是要追求尽量把峰值压低。所以,碳达峰其实不需要太多研究,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实现碳中和。
关键词:碳中和 改善空气质量 研究的问题 加快推进 
实现碳中和重在构建“三端发力”体系被引量:11
《中国石油企业》2021年第6期10-11,111,共3页丁仲礼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仅影响我国绿色经济复苏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全球经济技术变革的方向,而且对保护地球生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碳中和”看似很复杂,但概括起来就是构建能源供应端、能源消费端、人为...
关键词:碳中和 地球生态 能源供应 能源消费 三端 经济复苏 高质量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