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唯德

作品数:28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书法书学文学传统书法艺术书法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书法教育》《中国书法》《时代文学》《电影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刘自椟先生书学思想分析
《大学书法》2023年第4期31-33,共3页于唯德 
书法既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也是人的一种精神体验活动,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学规律。刘自椟先生以其自身的书法实践和朴素的语言形式,对书法审美的原则做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美学解读。刘自椟先生的书学思想总结起来,主要有三方面。
关键词:书学思想 书法审美 刘自椟 书法实践 美学规律 精神体验 艺术创造活动 辩证唯物主义 
汉代隶书碑额书法风格探析被引量:3
《中国书法》2019年第24期171-172,共2页于唯德 刘静华 
二〇一九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号:2019K023)阶段成果
汉代碑额书体为篆书和隶书两种,隶书碑额在数量上虽不及篆书碑额,但其书法价值不容忽视。本文以汉代隶书碑额作为研究对象,从艺术特征、书风差异等方面进行阐释,进而窥见隶书碑额的演变历程,揭示隶书碑额的风格特征,以期对汉代隶书风格...
关键词:汉代 隶书碑额 书法 探析 
于唯德作品
《大学书法》2019年第2期126-127,共2页于唯德 
于唯德作品
《书法教育》2018年第2期85-85,共1页于唯德 
关键词:唯德 作品 
《赵王李福墓志》浅析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2期39-40,共2页于唯德 梁照宏 
隋唐时期是古代墓志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墓志数量之多,铭文之长,历来备受学术界的瞩目。这些墓志为研究隋唐时期政治、文化、经济等的重要资料,同时,志文书法也是这个时期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有重要的价值。《赵王李福墓志》主要...
关键词:赵王 李福 墓志 浅析 
论苏轼文学作品与书法作品的情感表达被引量:6
《中国书法》2017年第20期141-143,共3页于唯德 白军芳 
苏轼既是文学家,又是书法家。长期以来,文学家只关注他的文学成就,书法家只关注他的书法成就。在文学情感与书法情感跨界表达的研究上被忽略。本文试图跨越审美的具象分野,以苏轼为参照,研究艺术作品中的文学情感和书法情感之关系,并总...
关键词:苏轼 文学 书法 情感 
从“有意味的形式”到“有教育思想的品质”——试论传统书法艺术的人文精神特质对当代大学生情性的陶冶被引量:2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426-430,共5页于唯德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SGH12457)
中国书法是一种最具民族特色和文化意蕴的艺术形式.他将生生不息的创造力融于飞动简劲的节奏韵律中,通过线条的意象感悟人类的超越精神和宇宙大化的生动气韵.传统书法艺术重视审美的多重性,以人为本,培养人格修养,追求真善美人生境界的...
关键词:书法 人文精神 大学生 品格 
于唯德作品欣赏
《报刊荟萃》2013年第10期88-88,共1页于唯德 
于唯德,生于1965年9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教学名师,西安工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关键词:作品欣赏 教育委员会 研究生导师 陕西省 政协委员 教学名师 艺术学院 工业大学 
论《白鹿原》的文化“先知”模式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3年第5期138-140,共3页于晗 于唯德 
几千年来,儒家思想统摄着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对我们民族的理想人格、思维方式、价值倾向及社会心理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文化标记,对中国文学数千年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纵览《白鹿原》的文化观念,儒家...
关键词:《白鹿原》 文化观念 先知 儒家思想 中华民族 中国人 意识形态 理想人格 
从《画皮》看现代夫妻关系的文化诉求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10年第14期65-66,共2页于唯德 
旧有的夫妻伦理评判,是通过束缚妻子的精神自由达到婚姻的和睦,丈夫在夫妻关系中掌控着绝对优势。改革开放后,女性的家庭地位大大加强,张扬着文明、平等的道德诉求。不过,有些时候,难免会发生矫枉过正的情形。在电影《画皮》中,夫妻伦...
关键词:《画皮》 夫妻 诉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