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湘怡

作品数:10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传播学者媒介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西方媒体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经济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国际新闻界》《当代传播》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学转向的启示被引量:2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第2期95-99,共5页任湘怡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学(IPE)的研究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转型。20世纪60—70年代IPE诞生之初,学者们以政治学的研究视角,视国家为统一的整体,以国际体系结构为解释变量,研究财富和权力的转换。从90年代开始,不少学者借用经济...
关键词:国际政治经济学 国际机制 利益群体 
国际与国内:双向互动——析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两种不同研究路径被引量:5
《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21-25,共5页任湘怡 
国际政治经济学(IPE)的诞生是为了解决纯粹政治理论所无法解释的国际现象。早期的IPE学者们习惯于沿用传统政治学的思路,研究国内政治经济对国际体系的影响。而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部分学者开始循着一种"逆向思维",研究国际环境对...
关键词:国际政治经济学 国内政治联盟 国际力量 
国际政治经济视野下的中国“入世”政策动力分析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年第6期6-12,共7页任湘怡 
中国在"复关"/"入世"的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国内预期目标,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一般来说,国际力量很难直接作用于一国政策选择,总是通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在中国"入世"问题上,这些中介环节包括利益群体、决策精英群体和...
关键词:中国“入世” 行为体 国际政治经济 
混合媒介文化与新闻趋向─—由美国传播学者评媒介文化新动向引发的思考被引量:1
《当代传播》2000年第3期49-51,共3页任湘怡 
关键词:混合媒介文化 新闻趋向 媒介文化动向 新闻媒介 
“极速”时代的媒介文化——美国传播学者评媒介文化新动向被引量:9
《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2期54-56,共3页任湘怡 
关键词:媒介文化 传播学 评介 文化新动向 美国 
我国“入世”对传媒业的影响及对策刍议
《当代传播》2000年第1期14-16,共3页陈思劼 任湘怡 
关键词:入世 中国 新闻传媒 行业影响 对策 
由科索沃事件透析西方的全球舆论垄断
《当代传播》1999年第4期4-6,共3页陈思劼 任湘怡 
关键词:科索沃 西方媒体 自我审查 大众媒介 议题设置 “沉默的螺旋” 受众 大众传播 媒介环境 国际舆论 
科索沃的螺旋被引量:1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33-35,40,共4页任湘怡 
关键词:科索沃冲突 “沉默的螺旋” 西方媒体 南联盟 大众媒介 西方国家 因特网 合众国际社 态度改变 西方世界 
理解的悖论——关于电视深度报道事件与叙述的矛盾被引量:3
《新闻大学》1999年第3期71-72,共2页任湘怡 
具有新闻要素的事件转化成新闻作品时无一不面临这样的矛盾:事件经过媒介的整理和表达后出现在受众面前时已经不是事件的原生态形式,它总是在事实的选择和叙述方式的选择上带有报道者(或是编辑)的价值判断。而这对矛盾对于电视深度报道...
关键词:电视深度报道 叙述顺序 逻辑顺序 悖论 时间顺序 叙述方式 观众 新闻作品 社会效应 受众 
报纸如何走向视觉化
《新闻大学》1999年第1期36-38,共3页任湘怡 
新闻业务改革到今天,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共识,那就是我们报纸的版面变得花哨了。拿五、六十年代的报纸和今天的报纸作比较,当时的报纸长文章比较多,偶尔有几张图片也仅仅只是作为版面的点缀,而且其中以漫画插图居多。而今天...
关键词:视觉化 视觉信息 图片内容 视觉刺激 视觉文化 漫画插图 文字 新闻业务改革 物理特性 报纸版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