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宜年

作品数:64被引量:8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医药疗法医话中医医案睡眠障碍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医药导报》《中医教育》《中医药文化》《中医药临床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榕医锦翰 珍若拱璧——评《壶天墨痕——近现代榕医锦翰》
《中医药文化》2014年第2期51-52,共2页俞宜年 林慧光 
肖诏玮馆员、继《榕峤医谭》之后,又一部呕心沥血之作《壶天墨痕——近现代榕医锦翰》问世。读后,但觉如入中医药文化宝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不揣浅陋,谈谈读后感。
关键词:《近现代榕医锦翰》 中医 书评 
福建中医学院“五老”剪影
《中医药文化》2013年第6期51-52,共2页俞宜年 
最能代表福建中医学院20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术水平的,恐怕非学院五老莫属。赵菜、黄宗勖、盛国荣、俞慎初、俞长荣(按出生年月排列)五位教授并称中医学院“五老”,均为全国首批500名中医药专家。作为群体而言,他们具有名老中医那种...
关键词:福建中医学院 赵禁 黄宗勖 盛国荣 俞慎初 俞长荣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俞长荣先生从医治学之路
《中医药文化》2013年第4期4-7,共4页俞白帆 俞宜年 
我家至今仍珍藏着一帧20多年前的老照片:一间陋室,一位鬓已星稀的学者正伏案挥毫。他是在撰写学术论文,还是在书写处方,或是在笔录读书心悟?他正凝眉深思,温和而沉静一这就是我敬爱的祖父,全国著名中医药学专家俞长荣先生。先生...
关键词:俞长荣 治学 精神 中医 
旋覆花的认识与临床应用被引量:2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121-122,共2页俞宜年 俞宜霞 
本文对旋覆花的性味、功能,提出作者的见解与临床应用经验,并选析其导师俞长荣老中医的3则相关医案。
关键词:旋覆花 中药 老中医经验 
方求其精 治求其验——简评《皕一选方治验实录》
《中医药文化》2011年第5期55-56,共2页俞宜年 周春权 
接到御风先生千里迢迢寄来的煌煌巨构,眼前顿时为之一亮:“醑一选方”,其工程必然浩壮,其抉择必然精当,其内容必然可观。果然,名符其实,书中亮点,比比皆是。不揣浅陋,简而评之。
关键词:《皕一选方治验实录》 方剂 书评 
俞长荣先生撰写中医学术论文的经验
《中医教育》2010年第3期79-81,共3页俞宜年 俞宜霞 
俞长荣先生是当代颇有成就的《伤寒论》学者,先生多篇学术论文曾经为《中医杂志》《中国医药学报》《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史宇广、单书健主编)《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董建华主编)等杂志及书刊采用。
关键词:俞长荣 名老中医 写作经验 
《得配本草》临证应用心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64-66,共3页俞宜年 
关键词:得配本草 临证应用 
“董奉修园留胜迹”——参观陈修园纪念馆有感
《中医药文化》2010年第1期35-36,共2页陈鳌石 俞宜年 
曾忆20年前福建省长乐县中医院(陈修园医院)建成时,在院内设立陈修园纪念馆,并举办陈修园学术研讨会。会后由赵菜、盛国荣(两老曾任福建中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吴味雪(主任医师)等各为该馆赋诗并书写成幅,当时余亦有句去:
关键词:董奉 陈修园 福建 医家 
对栀子豉汤的认识与应用被引量:2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第1期80-81,共2页俞宜年 林慧光 
关键词:栀子豉汤 文献研究 临床经验 
中药名称的文化意蕴被引量:5
《中医药文化》2009年第6期51-53,共3页陈鳌石 俞宜年 
西药名称比较规范,但略嫌生涩拗口,不便记忆(如氧噻羧单胺菌素、阿曲库铵苯磺酸盐),相形之下,中药名称特征鲜明,耐人寻味,易读易记,即使是对中医持有偏见者,恐怕也不能不敬佩我们祖先的智慧与文采,惊叹药名的典雅与恰切。
关键词:中药名 中医药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