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曼

作品数:22被引量:462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遥感自然保护区泥沙茶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工程学报》《地理研究》《湿地科学》《红外》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城镇景观格局对区域碳排放影响及其差别化管控研究被引量:14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年第10期55-61,共7页郭杰 丁冠乔 刘晓曼 蔡博峰 刘红光 袁子坤 朱天琦 干晓宇 马贤磊 蓝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建设用地扩张对区域粮食生产影响评估的主体功能区差别化管制研究"(批准号:71774085);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建设用地扩张对区域粮食生产影响评估及其差别化管制--以江苏省为例"(批准号:WSGS2017003)
建设低碳城市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开展城镇景观格局对区域CO_2排放影响及其差别化管制研究对建设低碳城市尤为重要。当前我国缺乏完整的、可信度高的CO_2排放基础数据,地级市尺度上的CO_2排放时空特征及其驱...
关键词:城镇景观格局 碳排放 差别化管控 
论自然保护地与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被引量:84
《地理研究》2017年第3期420-428,共9页侯鹏 杨旻 翟俊 刘晓曼 万华伟 李静 蔡明勇 刘慧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红线区成效评估应用示范"(2016YFC050206);国家"863"科技计划项目(2012AA12A310)
科学评估自然保护地与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关系是合理开展自然保护地建设和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重要基础。以中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自然保护地的时空分布...
关键词:自然保护地 生态安全 生态系统服务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港口开发对区域用地结构影响分析被引量:6
《资源科学》2016年第12期2383-2391,共9页李静 白灵瑶 刘慧明 刘晓曼 王亚琴 屈冉 聂忆黄 
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9100)
港口的快速发展给中国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影响,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源为深入开展港口区域土地利用演变研究提供了可能。本文首先构建了能够反映区域港口开发及用地特点的土地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分类体系,并以厦门市三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东...
关键词:港口开发 高分辨率卫星数据 用地结构 影响分析 厦门 
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天地一体化监管与评价技术体系被引量:36
《中国环境科学》2016年第10期3135-3142,共8页刘晓曼 李静 刘玉平 刘慧明 闻瑞红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自然保护区动态监管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509042);863项目:全球变化敏感区生态环境要素监测与评估技术(2012AA12A310)
基于遥感监测与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技术,构建了集目标、内容、指标、流程为一体的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天地一体化监管与评价的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影响评价方法和模型.最后,为了验证方法体系的可靠性,以河南董寨...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人类活动 天地一体化 监管 评价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人类干扰遥感监测与评价方法被引量:20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6年第8期1103-1109,共7页刘慧明 刘晓曼 李静 蔡明勇 王桥 裴亮 申文明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濒危物种保育技术研究及示范"(2012BAC01B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309211)
本文利用遥感数据时空分辨率高、覆盖面积大、获取便捷的特点,构建优先区人类干扰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提取人类干扰类型的空间分布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人类干扰数据进行栅格运算,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人类干扰指数 监测与评价 桂西黔南 
金钟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颈长尾雉生境适宜性评价被引量:5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6年第4期526-536,共11页刘慧明 刘晓曼 王昌佐 王桥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濒危物种保育技术研究及示范"(2012BAC01B00)
为加强对珍稀动物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的保护,本研究以广西金钟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黑颈长尾雉野外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以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海拔和坡度为评价因子,采用生境适宜性评...
关键词:黑颈长尾雉 金钟山 地理信息系统 生境适宜性评价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分布现状被引量:32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5年第6期802-807,共6页徐网谷 秦卫华 刘晓曼 夏欣 周大庆 范鲁宁 蒋明康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9042);环境保护部专项(HBSY0915)
人类活动是当前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管理面临的主要威胁因素之一。针对不同人类活动的土地利用类型特点进行分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提取2010年度40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土地利用斑块,进而分析和统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人...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人类活动 分布现状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湿地变化对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服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中国环境科学》2013年第12期2208-2214,共7页刘晓曼 王桥 庄大方 王昌佐 李静 屈冉 
环境保护部专项基金"自然保护区综合监管"项目
运用GIS和遥感技术分析了1988~2012年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和湿地的动态变化,并运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的平均值分析了该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情况,并对湿地变化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关键词:双台河口 自然保护区 湿地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基于遥感数据的1989~2009年拉鲁湿地变化研究被引量:12
《湿地科学》2013年第4期433-437,共5页刘晓曼 庄大方 屈冉 万华伟 李静 高彦华 肖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专项基金项目(2110403)资助
以TM影像和环境卫星CCD影像为数据源,提取4个时期(1989年、1993年、2000年和2009年)拉鲁湿地的面积信息;以QuickBird和IKNOS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提取5个时期(2000年、2003年、2005年、2008年和2009年)拉鲁湿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信息;研...
关键词:拉鲁湿地 面积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遥感数据 
基于环境一号卫星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被引量:10
《中国环境科学》2011年第5期863-870,共8页刘晓曼 王桥 孙中平 候鹏 庄大方 王昌佐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08B02;2008BAC34B06)
以生态系统健康及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作为研究方法,设计了一套基于环境一号卫星CCD数据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技术流程.同时选择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示范区,以环境一号卫星CCD影像为数据源,对指标,对其生态...
关键词:环境一号卫星影像 自然保护区 生态系统健康 评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