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作品数:6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清议报》发行网络新媒体联通网络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新闻论坛》《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编辑之友》《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联通五洲:清季海外政治报刊《清议报》发行网络研究(1898-1901)
《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2023年第11期100-110,共11页刘洋 王润泽 
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项目(20RXW15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创新计划·新闻理论创新团队相关成果。
作为“连串海外政治出版的开端”,《清议报》所开创的发行网络在海外华文报刊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以《清议报》所登告白为线索,结合日记、书札等史料,系统梳理《清议报》发行网络及其政治意涵。研究发现,《清议报》遭清廷禁止后,...
关键词:《清议报》 发行网络 政治动员 海外华文报刊 
联通五洲:清季海外政治报刊《清议报》发行网络研究(1898-1901)被引量:1
《编辑之友》2023年第7期97-106,112,共11页刘洋 王润泽 
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项目(20RXW15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创新计划·新闻理论创新团队相关成果。
作为“连串海外政治出版的开端”,《清议报》所开创的发行网络在海外华文报刊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以《清议报》所登告白为线索,结合日记、书札等史料,系统梳理《清议报》发行网络及其政治意涵。研究发现,《清议报》遭清廷禁止后,...
关键词:《清议报》 发行网络 政治动员 海外华文报刊 
无名者的分量:《清议报》早期东文译者研究被引量: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05-117,共13页王润泽 刘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JDZS2021001);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研究生)“康有仪的‘心病’:《清议报》早期东文译事略论”(22XNH179)。
在晚清东亚知识的生产与越境中,报刊译者群体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清议报》为个案,考证其早期东文译者,并勾勒其知识生产的历史社会脉络。通过近年新发现的“山本宪关系资料”,辅以书信、档案等史料,指出《清议报》早期东文译者至少包...
关键词:知识生产 《清议报》 译报 康有仪 
中国近代新闻业演进的技术动因——以印刷机技术的采纳为中心(1840-1949)
《新闻论坛》2021年第1期121-124,共4页张雅婕 刘洋 
印刷机作为推动中国近代新闻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动因,在过往研究中缺乏应有的关注。本文通过梳理1840年-1949年期间中国近代新闻业对印刷机技术的采纳过程,大致将新闻业的发展划分成开端、扩散、停滞三个阶段。研究发现,通过对演进中的印...
关键词:新闻业 印刷机 技术动因 
我国灾难性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以地震新闻报道为例分析被引量:1
《商情》2014年第40期165-166,共2页刘洋 
灾难一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突发性、震撼性、负面性等特征决定了其本身所具备的新闻价值,灾难性报道对于国家、社会、公众有着重要的意义。试图在网络时代和消费社会的大背景下,分析最近几年的地震新闻报道事件来初探我国...
关键词:灾难性报道 人文关怀 同质化 民粹主义 新媒体 
新媒体传播机制及发展
《商情》2014年第10期77-78,共2页刘洋 
新兴媒体是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以数字压缩和无线网络技术为支撑,利用其大容量、实时性和交互性,可以跨越地理界线最终得以实现全球化的媒体。
关键词:新兴媒体 互联网 传播 传统媒体 媒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