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元

作品数:21被引量:6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植物群石炭纪二叠纪华夏植物群早石炭世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古生物学报》《地质学报》《地质论评》《科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祁连山东段晚石炭世巴什基尔期植物群——兼论华夏植物群起源中心被引量:2
《地质论评》2019年第2期491-502,共12页程晨 王军 李丹丹 吴秀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530101;41802001);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编号:XDB1800000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8A030310303)的成果~~
北祁连山东段纳缪尔晚期(相当于巴什基尔期)植物群,共33属95种植物,其中地方性的土著分子(属、种)占有整个植物群总数的80%以上,华夏植物群(Cathaysia Flora)的典型特征分子较多,如①东方型鳞木类占植物群总数的25%左右,包括从早石炭世...
关键词:华夏植物群 前华夏植物群 起源中心 演化中心 纳缪尔晚期 北祁连山东段 
中国前晚石炭世植物群的性质--对“前华夏植物群”的讨论被引量:8
《古生物学报》2008年第1期1-20,共20页吴秀元 王军 张宜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57200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0)资助
"前华夏植物群"一词由李星学等提出,原义指以西北地区下石炭统(臭牛沟组、靖远组为主)及华南相当地层中的植物总称。作者分析了当前古植物地理区划的有关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前华夏植物群"的涵义不但可以代替欧美植物群中拟...
关键词:前华夏植物群 华夏复合大陆 石炭纪 泥盆纪 志留纪古植物地理区 
河南固始下石炭统杨山组华夏木一新种被引量:4
《古生物学报》2006年第2期265-267,共3页张宜 王军 吴秀元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ZSW130)资助课题。
描述河南固始杨山煤矿下石炭统杨山组的一个华夏木新种Cathaysiodendronyangshanensesp.nov.,这是近年来继在甘肃靖远早石炭世臭牛沟组中发现华夏木之后该属在早石炭世地层中的又一发现。华夏木属是华夏植物群的特有分子,它在早石炭世...
关键词:华夏木 新种 早石炭世 河南省 
甘肃靖远、景泰早石炭世维宪期植物群被引量:7
《古生物学报》2005年第2期175-202,共28页吴秀元  王军  张宜  I.M.STEVANOVIC-WALLS  H.W.PFEFFERKORN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ECX 2 SW 1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102002;40321202)资助课题
祁连山和河西走廊区石炭纪地层发育,动植物化石丰富,是研究我国海陆交互相石炭系的重要地区。臭牛沟组系袁复礼(1925)所建,标准地点在甘肃武威西南35 km的臭牛沟,据其中的腕足类和珊瑚化石的研究,确定其时代为早石炭世维宪期(Visean)。...
关键词:早石炭世 植物群 景泰 臭牛沟组 sp. 植物化石 下石炭统 海陆交互相 地层发育 河西走廊 甘肃武威 珊瑚化石 泥质页岩 泥炭沼泽 下伏地层 孢子化石 上覆地层 牙形石带 贵州罗甸 腕足类 孢子带 石炭纪 祁连山 石炭系 泥灰岩 
秦岭地区石炭纪两种新的扇状脉植物被引量:5
《古生物学报》2004年第4期489-501,共13页吴秀元 王军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KZCX 2 SW 13 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40 10 2 0 0 2 )资助课题
记述的两种新植物分别来自秦岭地区的凤县和镇安县。产于凤县草凉驿红花铺草凉驿组的Adiantiteshonghuapuensissp .nov .,至少二次羽状复叶 ,羽片线形 ,以宽角着生于羽轴上 ;小羽片椭圆形 ,羽片基部的小羽片偶尔分裂为 2— 3个裂片。小...
关键词:秦岭地区 石炭纪 扇状脉植物 草凉驿组 二峪河组 
Cathaysiodendron(华夏木属)在甘肃靖远早石炭世的发现被引量:1
《自然科学进展》2004年第6期709-712,共4页王军 吴秀元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方向项目 (KZCX2 SW 1 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 :40 1 0 2 0 0 2 )资助
Cathaysiodendron(华夏木属 )是华夏植物群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属 ,以往大部分繁盛于我国华北的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太原组和山西组 ,这次发现于甘肃靖远磁窑臭牛沟组下段 .上覆地层的灰岩内有产于西欧维宪阶 (Visean)的和华南大塘阶的牙...
关键词:华夏木属 早石炭世维宪期 甘肃 靖远市 华夏植物群 化石 地层时代 
晚古生代瓢叶目植物的古生态学探讨被引量:5
《古生物学报》2004年第1期72-85,共14页王军 吴秀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40 10 2 0 0 2 );中国科学院古生物与古人类学学科基础研究特别支持费 (No .0 0 0 2 0 6)资助课题
对已知瓢叶目植物生态信息较为全面的观察分析表明 ,华夏植物群中瓢叶目植物的生态条件与欧美植物群较为相似。很可能 ,瓢叶目植物在欧美植物区和华夏植物区均可发育于水分充足的低地植物群和排水条件较好的高地植物群。对华夏植物群中...
关键词:古生态 瓢叶目 晚古生代 植物 
论我国二叠纪华夏植物群岛屿生物地理平衡理论的应用被引量:2
《古生物学报》2001年第4期443-449,共7页王军 沈光隆 张泓 吴秀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 9872 0 0 9)成果
岛屿生物地理平衡理论已被初步证明能够运用于古生物地理学研究。但由于地质古生物学资料的局限性 ,目前运用这一理论对地史生物群进行相关研究主要表现在对相关问题进行检验。文章总结了对我国二叠纪华夏植物群进行岛屿生物地理平衡理...
关键词:岛屿 生物地理平衡理论 华夏植物群 二叠纪 中国 
塔里木盆地北缘二叠纪植物群被引量:4
《古生物学报》1998年第S1期3-26,共23页吴秀元 孙柏年 沈光隆 王永栋 
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记述的二叠纪植物群采自塔里木盆地北缘不同产地和不同层位。早二叠世早期植物主要采自柯坪县四石厂的库普库兹满组及开派兹雷克组下亚组,主要由Autuniaconferta,Pecopterishemitelioides,A...
关键词:植物化石 二叠纪 塔里木 
新疆塔北二叠纪的柯坪稀囊蕨及其原位孢子被引量:1
《科学通报》1998年第18期2009-2012,共4页王永栋 吴秀元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现代古生物学及地层学开放实验室基金
描述产自新疆塔北下二叠统的一种里白科植物化石———柯坪稀囊蕨 .材料包括保存较好的实羽片、孢子囊群、原位孢子以及共生的Sphenopteris型营养羽片 .实小羽片中脉两侧规则排列有 1~ 3个 (通常为 2个 )圆形的孢子囊群 .每个囊群由 4...
关键词:稀囊蕨 里白科 原位孢子 二叠纪 新疆 化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