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勋

作品数:22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诱羌语语法化词汇化《搜神记》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古籍整理研究学刊》《中国语文》《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经常”的多元词化
《南开语言学刊》2024年第2期101-110,共10页沈江涛 周俊勋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上古汉语词法句法的互动演变研究”(22AYY018)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学界缺乏对“经常”成词与发展的研究,对复杂语义双音词形成与发展的多元特征还亟待进一步归纳。“经”与“常”的多义性特征,使得“经+常”结构在不同语境中被分析为不同的组合义,不同组合义承载于同一形式“经+常”而分别词汇化,...
关键词:“经” “常” “经常” 词汇化 语法化 
论数词字组的词化--以含“一”的字组为例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34-40,共7页沈江涛 周俊勋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古常用动词演变的及物性分析研究”(16BYY113)。
数词字组的词化问题一直未得到关注。数词字组中含“一”的字组普遍通过内部融合获得状语位置,拉动整体语法性质从指别转向描述,描述义的固定又反作用于语法性质的改变,最终导致字组词化。这个过程代表了数词字组词化的总体特点,即从数...
关键词:数词 词化 词汇化 语法化 
谈谈“考+NP”结构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123-128,共6页吴海昱 周俊勋 
“考+NP”结构是一个多义结构。其多义性受到了结构中各个成分语义的影响,如“考”的词义“考核”和“考取”义,其受宾语NP的[±顺序][±有生性]等语义特征的影响。与此同时,其多义性还取决于是否处于相同[+顺序]的序列,如“考大学生”...
关键词:语义制约 顺序义 语义层级性 
南部羌语指示词与名词的词序问题被引量:4
《语言科学》2018年第3期301-311,共11页高韬 周俊勋 
四川省人事厅项目(川财教[2013]313号)资助
南部羌语指示词与名词存在N+Dem、Dem+N+Dem和Dem+N三种语序,这三种语序呈现出一个语法演变的连续统。N+Dem是羌语原有的语序,Dem+N是后起的形式,这个演变是接触导致的语法化演变,其语法化的路径是复制汉语语法的路径。Dem+N+Dem是从N+...
关键词:南部羌语 指示词 名词 接触 语法化 
羌汉接触的语言多样性与文化传承被引量:1
《贵州民族研究》2018年第1期205-208,共4页高韬 周俊勋 
四川省人事厅项目"羌语南部方言比较研究"(项目编号:川财教[2013]313号)的阶段性成果
汶川县所有地名都采用汉字记录。在汉字的掩盖下,其实包含有汉语、羌语、藏语等不同的层积,也传承了这些民族的不同文化、认知。pa"坝"体现出古蜀民文化的遗迹;"脚木"体现了藏传佛教文化。羌语在地名中保留了一些语言的底层因素,它们大...
关键词:汶川县地名 地名学 语言多样性 文化传承 
中上古动词“开/启”替换的及物性分析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60-65,共6页周俊勋 侯茜蓉 王琳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古常用动词演变的及物性分析研究(16BYY113)"
Hopper&Thompson提出的及物性假说能更加合理地揭示汉语常用词演变的渐变性和动态过程。从及物性特征分析,中古时期,"开"仅仅在主语施动性、宾语个体性及受影响性、动词肯定性等特征上替换了"启",而"启"的语式特征仍然强于"开",这个特...
关键词:上古汉语 中古汉语   及物性 
上古汉语定语后置结构分析被引量:3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64-69,共6页高韬 周俊勋 
"中心语+定语"是上古汉语的基本语序,该语序的形成有其语义上的机制,即遵循"大名+小名"的"整体+部分"的语义表达需要。"整体+部分"的语义组合结构是原始汉藏语的一种遗存。同时,"中心语+定语"的语序,可能与上古汉语属于话题型语言存在...
关键词:上古汉语 原始汉藏语 话题型语言 中心语-定语 语序变化 语义结构 
木卡和绵虒羌语格标记对比分析
《华西语文学刊》2012年第2期60-65,249,251,共8页高韬 周俊勋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西南民族语言及文化研究”(2010ZT10);四川省社科规划年度项目“羌语南部方言比较研究”(SC09X0010)的阶段性成果~~
木卡和绵虒两地的羌语都在名词或动词的前后使用了一些附加语素来表达各种语法范畴。这些附加成分中,与名词组合表达的语义格有施事格、受事格以及领属格,与动词组合表达各种时、体、态等语法关系。木卡和绵虒两地羌语的格标记成分发生...
关键词:木卡羌语 绵虒羌语 格标记 方向标记 
木卡羌语语音概述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3期7-9,25,共4页麻慧群 周俊勋 刘汉文 
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重点课题"羌语方言对比研究"(川教科SA05-103)的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西南民族语言及文化研究(2010ZT10)"~~
木卡羌语具有比较复杂的声母系统。在语音方面,木卡羌语具有南北过渡的性质。与北羌语比,木卡羌语的语音系统要简单一些,最显著的是单辅音和复辅音的数量都要少很多。与南羌语比,木卡羌语最显著的特征是声调还没有发展起来。
关键词:羌语 木卡方言 音系 特点 
中古汉语词义研究札记被引量: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14-17,56,共5页周俊勋 朱庆之 
香港教育学院"汉语词汇的本体研究"项目(RGB55/2008-2009)
将中古汉语词语"貌哨"、"帀帀"、"空"纳入从东汉到宋的整个语料背景中考察,可知"貌哨"不是一般理解的描写容貌的词,而是表示态度的形容词;"帀帀"的词义不是"形容水沸腾的样子",而是"密集"的意思;"空"在中古时期具有"单一,素的"的词义。...
关键词:中古汉语 王梵志诗 貌哨 帀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