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悦

作品数:16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故宫博物院更多>>
发文主题:故宫博物院造办处显微特征清代瓷器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收藏》《国家航海》《明清论丛》《紫禁城》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撞脸”“变脸”与“镜像”——17、18世纪瓷器人物装饰图样的几种新相
《文物天地》2025年第4期69-76,共8页孙悦 
17、18世纪景德镇瓷器工匠在瓷画创作时参照不同的版本,再加上不同程度的加工演绎,纹饰出现了随意性和偶然性,造成故事画面与原有母题有所偏离,出现了“撞脸”“换脸”“镜像”等变化,增加了故事的识别难度。种种生动有趣的图样异化,体...
关键词:17、18世纪 景德镇 人物纹 撞脸 变脸 镜像 
被忽视的粉本:民间年画与清代陶瓷装饰艺术的影响与交融
《国家航海》2022年第2期65-88,共24页孙悦 
年画作为民间木刻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明代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并于明末清初之际达到鼎盛。以姑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等地为代表的年画艺术,在题材内容上为清代外销瓷装饰提供了丰富的母题,成为瓷器画稿粉本的重要来源...
关键词:年画 外销瓷 姑苏版 
清宫紫砂器的收藏、制作与赏鉴
《东方博物》2022年第4期86-97,共12页孙悦 
清代宫廷收藏、制作的明清两朝紫砂胎器物有350余件。本文以这类清宫旧藏的宜兴紫砂、宜均类文物为研究对象,梳理宫廷收藏紫砂器的品类和来源,并根据清宫造办处档案和相关文献记载,阐述宫廷御用紫砂器的特殊用途和官窑性质,总结宫廷紫...
关键词:紫砂 宜均 官样 澄泥砚 仿古 
新意迭出 嘉靖官窑变化多
《中国收藏》2022年第11期48-51,共4页孙悦(文/图) 
明代嘉靖时期,御器厂烧造规模急剧扩大,烧造数量巨大,品类丰富。根据《江西省大志·陶书》中的记载,仅嘉靖八年(1529年)至三十八年(1559年)间派烧数量便有60余万件。这其中最为明显的特色,主要是大器的比例有所增加,且随着“官搭民烧”...
关键词:官搭民烧 官窑 明代嘉靖时期 御器厂 嘉靖 世俗化 
十七至十八世纪女性群体在中国外销瓷中的身份介入
《紫禁城》2022年第10期124-143,共20页孙悦 
进入十七、十八世纪,中国外销瓷装饰图案中的女性题材所占比重明显增加,其中有国内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海外市场需求刺激的双重因素。不仅如此,这时期的女性群体已经全面参与到陶瓷生产、经营、消费、收藏等各个环节。
关键词:中国外销瓷 陶瓷生产 女性群体 装饰图案 女性题材 双重因素 海外市场需求 十八世纪 
清代御窑瓷器的新式“官样”设计与使用被引量:1
《美术大观》2021年第12期128-131,共4页孙悦 
明清时期的御窑瓷器生产大多依据朝廷颁布的样式制作,以求御窑产品在器型、纹样上体现出皇家御用的独特性。这些样式主要是由尚膳监、太常寺等机构的专业人员绘制。而在清代,官样的来源更为多样,一些匠人、官员、艺坛名家乃至西洋教士,...
关键词:御窑 官样 造办处 如意馆 
清晨 紫禁城传来读书声
《中国收藏》2021年第12期18-25,共8页孙悦(文/图) 
如果说,乾隆帝一生创作了4万余首并不为人熟知的御制诗,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多产的诗人皇帝,那么,康熙帝则开创了古往今来1000多位帝王之中博览群书之最。无论阅读书籍的数量还是涉猎领域的广博,他都是帝王之中当之无愧的"读书种子"。
关键词:读书种子 御制诗 读书声 乾隆帝 康熙帝 紫禁城 博览群书 阅读书籍 
明初永宣官窑对清代陶瓷艺术的影响
《紫禁城》2021年第7期114-127,共14页孙悦 
明代永乐、宣德两朝在官窑生产方而,确立并完善了明代御窑制度、丰富陶瓷品类、提升产品质,对明清两朝的瓷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垂范后世。清代在继承、仿制永宣瓷器的同时,又对一些品种进行了加工、改制和创新。两朝建立者文化身份的不...
关键词:明代永乐 官窑 明初 明清两朝 陶瓷艺术 对外交流 瓷器 瓷业发展 
雅俗之间--博物君子鉴瓷的矛盾心理
《中国收藏》2020年第12期36-43,共8页孙悦(文/图) 
史学界认为的晚明时代,通常是指明万历到崇祯时期(1573年至1644年)。而就陶瓷生产而言,嘉靖后期景德镇御器厂的管理制度开始松动,新原料、新工艺陆续出现,进而影响到陶瓷器的器型特征、装饰风格等均有所改变。因此,陶瓷史上的"晚明"时...
关键词:景德镇御器厂 矛盾心理 陶瓷生产 嘉靖朝 陶瓷器 陶瓷史 装饰风格 管理制度 
故宫博物院明清外销瓷收藏及影响被引量:1
《紫禁城》2020年第9期90-107,共18页孙悦 
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外销为世界各国提供了饮食、陈设用具,其代表的东方生活方式和承载的美学内涵,引领了世界审美风尚。以陶瓷贸易为载体的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也促进了中国陶瓷自身的发展,使得明清时期的陶瓷品类和造型更趋丰富,呈现...
关键词:故宫博物院 艺术风貌 审美风尚 外销瓷器 美学内涵 明清外销瓷 陶瓷贸易 文明交流互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