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福

作品数:12被引量:6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工程系更多>>
发文主题:耐蚀性化学镀镀液化学镀NI-W-P化学镀NI-CU-P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发文期刊:《电镀与精饰》《中国表面工程》《兵工自动化》《新技术新工艺》更多>>
所获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的模型及控制研究被引量:5
《现代防御技术》2014年第1期31-35,55,共6页陈学慧 孟昭福 邹本贵 王旻 
国防预研计划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年研究基金(HYQN201120)
同步感应线圈炮是电炮家族的重要分支,多级同步感应线圈炮通过对各级驱动线圈的有序放电来推动电枢向前运动。建立了三级同步感应线圈炮的电磁场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采用延时控制的方法,结合外电路进行了场路耦合仿真,并开展了实验研究...
关键词:三级同步感应线圈炮 场路耦合 驱动线圈 电枢 延时控制 
三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的速度抖动
《兵工自动化》2013年第11期8-11,30,共5页孟昭福 王亚民 陈学慧 王旻 
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是电磁发射器领域的重要分支,多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通过对各级驱动线圈的有序放电来推动电枢向前运动。介绍三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的工作原理,对速度抖动进行理论分析,在对一个给定参数的三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
关键词:三级同步感应线圈发射器 延时控制 抖动 驱动线圈 电枢 
两栖车辆用牺牲阳极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0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81-84,共4页黄燕滨 宋高伟 丁华东 孟昭福 刘学斌 
军队科研计划项目
结合两栖车辆的发展和两栖车辆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性能指标要求,介绍了两栖车辆用牺牲阳极材料研究进展,分析了主要合金元素作用机理。根据牺牲阳极耐干湿交替性能要求和实车试验结果,采用极化时间、车体保护电位、活化性能等技术指标,评...
关键词:两栖车辆 牺牲阳极 五元合金 六元合金 研究进展 
装备信息标准体系结构设计研究被引量:2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12-16,共5页张莉 龚传信 孟昭福 
科学设计装备信息标准体系,是我军装备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从体系、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出发,介绍了设计体系结构时应具有的结构化思想,描述了装备信息的特点,着重分析了装备信息标准体系结构设计的5大原则,进而分别采用金字塔...
关键词:装备信息 标准体系 结构设计 
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耐蚀性研究被引量:8
《电镀与精饰》2007年第3期7-9,17,共4页黄燕滨 赵艺伟 刘波 刘菲菲 孟昭福 
采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法,与Ni-P合金镀层对比,研究了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在3.5%NaCl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极化曲线结果表明,化学镀Ni-Cu-P合金镀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4.037μA/cm2)远远小于Ni-P合金镀层,说明Ni-Cu-P合金镀层的耐...
关键词:化学镀 Ni—Cu—P合金镀层 耐蚀性 钝化膜 
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组织变革的新逻辑被引量:2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25-28,共4页宋彬 龚传信 孟昭福 
分析了装备保障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面对信息化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其结构变革的必然性以及变革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指出了信息化时代装备保障组织所应.具有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信息化 装备 保障组织 变革 逻辑 
多功能厌氧胶在工程装备中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3
《新技术新工艺》2005年第9期49-51,共3页黄燕滨 翟海潮 孟昭福 李春阳 梁志杰 
研究了厌氧胶及添加聚乙二醇二异辛酸和聚乙二醇-200油酸酯对厌氧胶油面黏接 性的影响,开发出了含聚乙二醇二异辛酸酯的新型多功能厌氧胶,它可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 的洁净和油面施工,既能密封与固定,又可放松与拆卸,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机...
关键词:厌氧胶 油面 密封 工程装备 
稀土对化学镀Ni-W-P镀液及镀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5
《电镀与涂饰》2005年第3期5-7,共3页黄燕滨 许晓丽 孟昭福 张平 刘波 
 研究了4种稀土元素Nd、Pr、Ce、La的硫酸盐及其氧化物对化学镀Ni W P镀液的沉积速度和镀层耐硝酸滴定变色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稀土的硫酸盐均降低了镀液的沉积速度,并使镀层的耐蚀性能下降;Nd、Ce、La的氧化物亦使镀层的耐蚀性下...
关键词:化学镀 NI-W-P 稀土 耐蚀性 
酸性化学镀Ni-Cu-P工艺及性能研究被引量:4
《电镀与涂饰》2005年第3期18-20,共3页刘波 黄燕滨 张平 孟昭福 刘德钢 许晓丽 褚庆国 
 研究了酸性化学镀Ni Cu P镀液的pH值对镀层性能和镀速的影响。采用酸性镀液体系,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化学镀Ni Cu P的工艺配方为:0 3g/LCuSO4·5H2O,25g/LNiSO4·6H2O,30g/L柠檬酸钠,20g/L络合剂,40g/L缓冲剂,25g/LNaH2PO2·H2O,0 16...
关键词:酸性化学镀 NI-CU-P 正交实验 
化学镀Ni-W-P镀液及工艺优化研究被引量:2
《电镀与涂饰》2005年第2期18-20,共3页许晓丽 黄燕滨 张平 孟昭福 梁志杰 刘德刚 刘波 
采用正交试验,以镀层的耐硝酸变色时间为评价标准,得到化学镀Ni-W-P溶液最佳配方为:20 g/L硫酸 镍、20 g/L钨酸钠、20 g/L次磷酸钠、40 g/L络合剂、20 g/L缓冲剂、pH值为6。对该优化镀层的沉积速度、耐蚀性、孔隙率 及结合力进行...
关键词:化学镀 NI-W-P合金 正交试验 耐蚀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