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杰

作品数:42被引量:42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垃圾填埋场填埋场稳定分析非饱和土水分运移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建筑结构》《环境科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水利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上海大学创新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二异丙基苯基和十一烷取代的聚乙烯二酰亚胺薄膜激发态动力学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2023年第6期671-678,I0056,共9页马秋实 鞠成威 蒲瑞华 张文杰 林贤 陈奕涵 刘伟民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11774233);Anhui Province College Stud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No.S202010359212).
苝二亚胺及其衍生物的堆积模式与其分子结构相密切关,进而影响其激发态动力学.通过调节单体、二聚体、J聚体或H聚体等苝二亚胺分子的堆叠模式,可以有效调控其激发态动力学.本文合成了两种苝二亚胺衍生物,十一烷取代的苝二亚胺和二异丙...
关键词:苝二亚胺衍生物 单线态裂分 激基缔合物 三线态 分子堆积 瞬态吸收光谱 
预氧化—稳定化—固化联合修复As(Ⅲ)污染土
《岩土工程学报》2023年第6期1231-1239,共9页张文杰 余海生 蒋墨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300)。
固化/稳定化是重金属污染土治理的最常用方法,但因为As(Ⅲ)的迁移性强,固化处理As(Ⅲ)污染土的效果欠佳。提出了As(Ⅲ)污染土的预氧化—稳定化—固化联合修复方法,首先利用Fenton试剂将土中As(Ⅲ)氧化为迁移性弱的As(Ⅴ),再用FeCl3稳定...
关键词:As(Ⅲ)污染土 预氧化 稳定化 固化 浸出毒性 
高压旋喷修复中水溶性药剂径向迁移规律研究被引量:2
《岩土工程学报》2023年第5期1017-1023,共7页张文杰 贾志伟 秘永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300)。
高压旋喷修复是近年来出现的污染土原位修复技术,目前对于旋喷药剂的迁移规律尚不明确,工程实践缺乏可靠的理论指导。分别以荧光素钠及氯离子为示踪剂,开展不同旋喷参数下的现场及室内高压旋喷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射流作用及对流...
关键词:高压旋喷 室内试验 水溶性药剂 径向迁移 对流-扩散 
As(Ⅴ)在粉质黏土中的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1
《岩土工程学报》2022年第12期2206-2214,共9页季永新 张文杰 黄津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300);中建四局科技(CSCEC4B-2020-KT-06)。
目前对土中重金属吸附特性的研究多集中在金属阳离子,对As(Ⅴ)等以阴离子基团形式存在的重金属关注较少。研究了As(Ⅴ)在粉质黏土中的吸附,并与常见阳离子Pb(Ⅱ)进行了对比。考虑了土水比、反应时间、溶液浓度、pH和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关键词: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线 吸附热力学 渗透系数 
上穿隧道引起既有隧道变形的黏弹性分析被引量:3
《力学季刊》2022年第4期958-969,共12页陈华东 申文明 张文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2300)。
为了研究软土地基中新建隧道开挖卸荷对下卧既有隧道结构变形的影响,考虑地基黏弹性性质,应用两阶段法和Laplace变换法,将既有隧道视为搁置在Pasternak黏弹性地基上的Euler-Bernoulli梁,推导出了既有隧道结构纵向变形的黏弹性解答.并与...
关键词:黏弹性分析 初参数法 两阶段法 流变模型 
一种微管吸持细胞泊松比测定方法
《医用生物力学》2022年第3期448-453,共6页李孝伟 张文杰 张丹 袁惠宇 刘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073208)。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微管吸持技术的细胞泊松比测定方法。方法基于变形对称性假设,通过提取微管吸持下细胞发生的挤压变形特征,根据广义虎克定律,推导细胞泊松比与变形量之间的解析表达式,依据细胞膜表面标记点的位置变化,实现细胞泊松比...
关键词:泊松比 微管吸持法 LNCAP细胞 
离散单元法分析隔振沟引起的强夯变形和应力变化被引量:3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6期1085-1093,共9页李玉岐 杨赋安 张文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72300)
为有效分析隔振沟对强夯引起的土体变形和应力的影响,基于二维离散元法理论和已有的砂土地基强夯离心机试验,建立了强夯的地基处理模型,研究了隔振沟深度和位置对地基表面隆起的影响,从颗粒尺度方面对隔振沟外3 m范围内的应力变化进行...
关键词:强夯 离散元法 隔振沟 地表隆起 应力变化 
可溶性有机质对土壤胶体可移动性影响试验研究被引量:2
《岩土工程学报》2021年第11期2013-2019,I0009,共8页张文杰 蒋峰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300)。
土壤胶体广泛存在于地下环境中,胶体可能加快也可能阻滞土中污染物迁移,关键在于胶体的可移动性。以腐殖酸和牛血清白蛋白为典型可溶性有机质,以膨润土胶体作为典型无机土壤胶体,进行一系列胶体迁移试验,研究了不同离子强度条件下不同...
关键词:可溶性有机质 土壤胶体 可移动性 离子强度 
非饱和土中氯离子扩散规律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岩土工程学报》2021年第9期1755-1760,共6页季永新 张文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300);中建四局科技项目(CSCEC4B-2020-KT-06)。
土中污染物迁移涉及对流和扩散,低流速情况下扩散起主导作用,当前对非饱和土中渗流的研究较为成熟,但对非饱和土中污染物扩散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其中饱和度控制是非饱和扩散系数测试的技术瓶颈。自制非饱和对流-扩散试验装置,控制入...
关键词:非饱和土 污染物迁移 有效扩散系数 对流-扩散试验 
优先流作用下的胶体–重金属共迁移试验研究被引量:12
《岩土工程学报》2020年第1期46-52,共7页张文杰 李俊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300,51478256)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大部分源自外界的工、农业排放,地表土层是重金属迁移至地下的必经途径。由于干缩和动植物活动,地表土中存在大孔隙,形成污染物运移的优势通道,在一些情况下,这些通道是重金属穿过包气带向下迁移的唯一途径。针对...
关键词:重金属 优先流 土壤胶体 吸附 共迁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