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猷

作品数:8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大鼠肺损伤博莱霉素肺损伤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医学影像学杂志》《实用放射学杂志》《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颈性眩晕患者的迷路动脉磁共振成像研究
《实用放射学杂志》2020年第10期1562-1565,共4页郭庆伟 刘继华 张智猷 朱晓珉 
目的应用三维快速自旋回波T2WI(T2WI-3D-TSE)技术观察颈性眩晕(CV)患者迷路动脉形态特点,分析其在CV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同时选择53例CV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作为研究对象,行T2WI-3D-TSE检查,分析并观察2组间迷路动脉走行特点,并作统计分析...
关键词:颈性眩晕 迷路动脉 三维快速自旋回波T2WI技术 
腰椎间盘HIZ分型及相应节段MRI改变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临床放射学杂志》2020年第9期1840-1843,共4页郭庆伟 刘继华 张智猷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局限性高信号区(HIZ)的分型特点,并分析腰椎间盘HIZ与相应节段MR异常改变相互性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07例患者2035个椎间盘完整腰椎MRI影像资料,统计观察HIZ发生率及形态特点,对其进行形态学分型;记录相应节段所有椎...
关键词:椎间盘 高信号区 磁共振成像 
双能CT评估肺部血管性病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20年第2期201-205,共5页郭庆伟 刘继华(审校) 张智猷 朱晓珉 
双能CT(DECT)依据不同能量下物质衰减特性不同进行定性和定量判断。DECT通过后处理可一次性生成碘图、虚拟平扫影像、灌注影像及虚拟单能谱影像等彩色编码影像,可以较全面地反映疾病的形态及功能变化特征。近年DECT已广泛应用于肺动脉...
关键词:双能CT 肺栓塞 肺动脉高压 CT肺动脉血管成像 双能灌注成像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后处理技术在诊断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被引量:9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年第8期869-872,共4页张智猷 郭德安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显示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或血管造影证实的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螺旋CT血管造影资料,后处理技术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成像(S...
关键词: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红景天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损伤治疗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6年第2期88-91,共4页张智猷 茹永新 郭德安 
目的:通过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模型高分辨率CT图像和病理结果的对照分析,研究中药红景天对肺损伤不同时期炎症和纤维化过程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用大鼠分为四组即正常对照组、博莱霉素组、博莱霉素+红景天组、博莱霉素+激素组,实验组...
关键词:红景天 博莱霉素 肺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6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成像在诊断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296-298,封三,插1,共5页张智猷 郭德安 梁林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CTVE)成像对动脉病变的显示能力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动脉病变(包括动脉瘤18例,肺动脉栓塞6例,动脉闭塞16例)进行CTVE成像,其中手术证实12例,22例进行了DSA检查,6例肺动脉栓塞经B超及溶拴...
关键词:动脉病变 仿真内窥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博莱霉素性大鼠肺损伤及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5年第3期164-167,共4页张智猷 茹永新 郭德安 
目的:药物诱导后通过多层螺旋CT(MSCT)与组织病理学对照建立一种肺损伤及纤维化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支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5mg/kg)诱导建立大鼠肺损伤模型,在肺损伤及纤维化的不同时期行多层螺旋CT检查,同时观察肺损伤不同时期的病理...
关键词:博莱霉素 肺损伤 肺纤维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排螺旋CTA诊断腹主动脉瘤破裂伴腹腔内巨大血肿1例被引量:1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5年第1期75-76,共2页张智猷 郭得安 
关键词:诊断 巨大 多排螺旋CT 腹腔内 腹主动脉瘤破裂 入院 血肿 腰痛 包块 查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