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新佳

作品数:26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知青小说知青参与式教学西南联大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牡丹江大学学报》《关东学刊》《青海社会科学》《语文建设》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牡丹江市社会科学课题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王安忆《向西,向西,向南》的生命哲学与自我救赎
《中州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14-18,共5页施新佳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知青文学作家谱系研究”(19BZW152)。
王安忆的小说《向西,向西,向南》通过讲述人物各自的人生遭际以及相互扶持、寻觅新的生活方式的故事,展现着逐出与纳入中的生命平衡,文明与市井中的精神救赎,异质文化中的精神漂泊与艰难的自我重建等话题。小说延续了作者对女性的人生...
关键词:王安忆 《向西 向西 向南》 精神救赎 
文化交融视域下的北大荒知青文学
《牡丹江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53-56,共4页施新佳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知青文学作家谱系研究”(19BZW152)。
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开发历史使北大荒形成了广博多元的文化风貌,也使北大荒知青文学具有了多重文化底蕴,主要表现为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农耕文化与渔猎文化、中国文化与苏联文化的交融互渗。以此视域来考量北大荒知青文学,可以发掘地缘...
关键词:文化 交融 北大荒 知青 文学 
西南联大与“鲁艺”——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并置与映照被引量:2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72-80,共9页施新佳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8ZWD439);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6YSC04);牡丹江师范学院社科研究项目(YB2018015)
西南联大与“鲁艺”同年成立,在战争的硝烟中共同守护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度,但不同的社会场域和意识形态导向使得两校在办学理念和文学维度上形成了不同的文学体系。西南联大秉承学院派的通识教育,赓续的是“五四”精英文学传统;“鲁艺...
关键词:西南联大 “鲁艺” 精英文学 工农兵文学 
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与文学风貌
《中州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12-16,共5页施新佳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西南联大与‘鲁艺’文学思想研究”(18ZWD439)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知识分子思考着如何自处与他处,精英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与文化救国的自我期许使他们延续了“五四”思想启蒙传统,具体表现在:他们发出救亡宏音,也不忘体恤个体生命;批判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又思考着生命存在的样态;赞扬...
关键词:西南联大 知识分子 身份定位 
论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生态意识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9年第4期14-20,共7页施新佳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知青文学作家谱系研究”(项目编号:19BZW152);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代际差异下的知青文学作家谱系研究”(项目编号:18ZWD438);黑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项目“DF-2017-10233-牡丹江师范学院-01-地方语言文学”
梁晓声作为知青文学的代表性作家,目前学界较多关注他小说中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着重考察其笔下的铁姑娘、硬汉等人物形象,肯定其在知青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其实,去除以上的关键词,梁晓声的小说之所以令人流连动容,还在于他多将知...
关键词:知青小说 梁晓声 生态意识 英雄主义精神 知青文学 理想主义 人物形象 自然环境 
人地关系与知青精神——生态视域下的梁晓声知青小说
《关东学刊》2019年第4期140-147,共8页施新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知青文学作家谱系研究”(19BZW152)
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进入梁晓声的知青小说,是考察梁作知青精神的独特角度。梁晓声将知青置于北大荒的荒野、沼泽、莽林等自然环境中,通过对知青经历的讲述,捕捉知青独特的身躯体悟。在与自然的碰撞、交融中,知青实现了外在自然与内在自我...
关键词:梁晓声 知青 小说 自然 精神 
以话剧社团为平台构建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7期32-34,共3页施新佳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以东北亚为背景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GBD1317139);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以‘香雪海’话剧社为平台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8-XJ20024);牡丹江师范学院创新创业特色项目“‘香雪海’话剧社创新创业研究”(项目编号:CY2018014);对话理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项目编号:18-XJ20025)
牡丹江师范学院的香雪海话剧社是一个精品学生社团,它通过转变培养理念,强调知识与能力的全面提高;设计培养方案,追求专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的高度契合;完善保障机制,注重教育环境与制度规章的优化,思索着如何将专业教育与实践教学改革相融...
关键词:高校 话剧社团 复合型人才培养 研究 实践 
梁晓声知青小说的精神情怀与历史反思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72-77,共6页施新佳 魏国岩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5ZWB03);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7ZWD270)
梁晓声用其炽热的情感书写知青生活,关注知青在返城关节点"走"与"留"的人生抉择问题。近年来,随着他对知青历史的认识渐趋理性与客观,其反思也更多自觉。然而,难以跨越的知青情结,对青春、理想、情感的珍视,使他始终肯定并热爱着那段青...
关键词:梁晓声 知青小说 精神 反思 
“鲁艺”对苏联文学的接受与发展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7-13,共7页施新佳 
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延安鲁艺’研究"(项目编号:UNPYSCT-2015105);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项目编号:15ZWE02)
"鲁艺"与苏联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建院宗旨和战时语境使它在诞生之初就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诉诸于日常教学、文艺创作活动,就是配合党的工作需要,接受和发展苏联的功利主义文学理论。相似的战时语境与思想立场,建设无产阶级革命统...
关键词:“鲁艺” 苏联文学 功利主义文学观 接受 发展 
“南渡”忧思与家国怀想——抗战时期校园知识分子的精神言说被引量:3
《青海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158-162,共5页施新佳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鲁艺"(项目编号:15ZWE02);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台湾文学中的东北书写"(项目编号:14E101);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中国新文学史上的‘西南联大’与‘延安鲁艺’研究"(项目编号:UNPYSCT-2015105)
抗战时期,大批知识分子迁移西南大后方,辗转流徙中,他们叩问学术,弦歌不辍,表达"南渡"忧思,言说家国怀想。一方面他们谨守文化救国使命,以古圣先贤建构民族想象的共同体,抒发刚毅坚卓的学者情怀;另一方面他们又要实现从象牙塔走向十字...
关键词:抗战时期 校园知识分子 精神言说 “南渡” 忧思家国怀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