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兵文学

作品数:70被引量:6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江傅书华苏光文陈国恩林秀琴更多>>
相关机构: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大学太原师范学院西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工农兵文艺学习小丛书”看工农兵文学生产的路径与困境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129-138,共10页高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半殖民与解殖民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编号:20BZW138)。
“工农兵文艺学习小丛书”是进入工农兵文学生产“历史现场”的绝佳通道。“工农兵文艺学习小丛书”充斥着不少对业余作家创作道路鸣鼓而呼的文章,这类文章通过祛除文学神秘性的方式,激发了业余作家放胆创作的自信,并从阶级政党的角度...
关键词:工农兵文艺学习小丛书 工农兵文学 业余作家 真人真事写作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中国百年
《文史杂志》2021年第4期32-39,共8页邓经武 
中国文学进入现代,因为话语符号方式的改变、“人的发现”和“人的实现”等改造民族灵魂的“启蒙文学”的出现,以及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对文学的要求,“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开始勃兴,以后伴随国内外矛盾的变化而起伏消长,直到新时代才不再...
关键词:启蒙 无产阶级革命 文学 工农兵文学 新时期 
勇立潮头唱大风
《奋斗》2019年第22期50-53,共4页郭淑梅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开辟了一个新纪元。1958年12月,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成立,黑龙江省作家在新中国新气象的感召下,在解放区工农兵文学基础上,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导下,进入了多姿多彩的文...
关键词:工农兵文学 中国作家协会 文艺方针 文学创作 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繁荣时期 新气象 
西南联大与“鲁艺”——精英文学与工农兵文学的并置与映照被引量:2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72-80,共9页施新佳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8ZWD439);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6YSC04);牡丹江师范学院社科研究项目(YB2018015)
西南联大与“鲁艺”同年成立,在战争的硝烟中共同守护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度,但不同的社会场域和意识形态导向使得两校在办学理念和文学维度上形成了不同的文学体系。西南联大秉承学院派的通识教育,赓续的是“五四”精英文学传统;“鲁艺...
关键词:西南联大 “鲁艺” 精英文学 工农兵文学 
学术视野中的延安文学“另类作品”批评被引量:1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8年第4期158-167,共10页卢美丹 李继凯 
“延安时期文艺传播中的‘人民性’问题研究”(2018CWX028);“陕甘宁文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16ZDA187)项目的研究成果
延安文艺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最突出的文化现象之一,作为具有'显示度'和'再生性'的文化与学术遗产,它既对20世纪中国文艺和学术产生过重大影响,也是21世纪以来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的历史前提之一。回眸20世纪30—50年代的延安文艺,工农兵...
关键词:延安文学 工农兵文学 《我们夫妇之间》 文艺创作 延安文艺座谈会 丁克辛 萧也牧 短篇小说 解放区文学 
延川《山花》的历史考察(1972—197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第2期14-29,共16页马佳娜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J003);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I26)阶段性成果;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17Z114)
陕北延安市延川县《山花》文艺小报创刊于1972年,其"前史"却可以追溯至1970年由延川县革命委员会创作组编选的工农兵业余作者诗选《工农兵定弦我唱歌》。作为"文革"后期的重要文学现象,《山花》无疑带有极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其所刊发之...
关键词:延川《山花》 意识形态 工农兵文学 民间传统 
论艾青诗作的独特性及其文学意义——着眼于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史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87-92,共6页刘江 
以往我国的文学史界和评论界,对艾青诗作的独特性及其意义认识不足。其实,艾青不但是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史上著名的诗人,而且是有着独特意义的诗人。其诗作的独特性,一是平民本位,二是命运关怀,三是私情与大方向对接。这些独特性改变了...
关键词:艾青 诗歌 平民本位 命运关怀 私情 工农兵文学 
从老孙头到亭面糊——谈周立波和工农兵文学作家政治视角下的文化潜意识
《安康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64-67,共4页刘江 
《暴风骤雨》中的老孙头和《山乡巨变》中的亭面糊,是作家周立波政治视角下的文化潜意识所造就的文化人物。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是:政治外形,文化内核;现实表现,历史影子。周立波的政治视角来源于他的政治思想,其文化潜意识则来源于他...
关键词:《暴风骤雨》 《山乡巨变》 老孙头 亭面糊 周立波 工农兵文学 政治视角 文化潜意识 
论赵树理的当下意义和价值——兼谈其符号性与非符号性
《开封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27-31,共5页刘江 
赵树理是工农兵文学的代表作家,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他树立了忠实于生活的文学创作理念,努力用自己的笔反映社会变革;他树立了扎根人民生活、亲近人民的创作精神;他的美学追求是,创作"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同时保持自己的艺术特...
关键词:赵树理 工农兵文学 符号性 非符号性 文学理念 创作精神 美学追求 当下意义和 价值 
重新审视李双双和黑凤们——中外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批妇女主人翁形象解读被引量:2
《宿州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61-65,共5页刘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工农兵文学中的李双双、张腊月、吴淑兰和黑凤,是中外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批妇女主人翁形象。她们具有和别的妇女形象不同的本质特征:主宰自己命运的处事态度,同时关心家庭和国家的国民精神,自觉带动群众一起前进...
关键词:工农兵文学 妇女主人翁形象 艺术缺陷 文学史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