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根

作品数:18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历史系更多>>
发文主题:工业文明晚清近代史命运民船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农史》《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人文杂志》《江西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科举存废与近代江南乡村社会流动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12期78-79,共2页李发根 
《近代史研究》2020年4期,30000字科举制在中国盛行1300余年,其存废影响深远。正是基于科举制与乡村社会流动的重要关联,一般认为,废科举对近代中国农村产生了较大冲击。这一制度变迁造成乡村文教衰败,权力“真空”,致使土豪劣绅继起,...
关键词:社会失序 权力异化 《近代史研究》 科举制 废科举 存废 土豪劣绅 乡村危机 
科举存废与近代江南乡村社会流动被引量:4
《近代史研究》2020年第4期120-137,M0004,共19页李发根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近代中国社会环境历史变迁研究”(16AZS013)的阶段性成果。
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其创设被视为推动社会流动、扩大统治基础、维系社会稳定的关键举措。因此,通常认为,科举制的废除阻断了乡村社会流动,伴随着精英阶层的城镇化,乡村文教衰败、经济衰退、社会权力异化,这是酿成2...
关键词:小农社会 工业文明 科举制 江南 社会流动 
观念与阐释:小农政治认知与转型期江南农民离村的叙事悖论被引量:2
《人文杂志》2019年第9期99-108,共10页李发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近代中国社会环境历史变迁研究”(16AZS013)
小农社会是专制统治的基础,专制权力进一步塑造并强化了小农社会。这种社会形态成为传统社会统治阶级乡村政策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诉求。集中表现为:通过政治权力将农民束缚、分散于土地之上,以强化对人力、物力资源的控制,防范农民被“他...
关键词:观念 阐释 小农政治 工业文明 农民离村 
近代乡村社会环境变迁的乡土叙事:浙南乡绅张的日常生活史考察被引量:3
《中国农史》2019年第4期96-107,共12页李发根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近代中国社会环境历史变迁研究”(16AZS013)
在大历史的线性叙事下,近代乡村社会环境演变同样呈现出一定的地方路径。张在其横跨半个世纪的日记中展示了晚清民国时期浙南温州乡村社会环境的部分实态。与废科举之于乡村士子“毁灭性”打击的概念化表述不同,废科举、兴学堂之际,...
关键词:浙南 乡村士绅 张 国家权力 社会环境 乡土叙事 
“国家政权建设”与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省思被引量:8
《近代史研究》2019年第1期150-157,161,共9页李发根 
马俊亚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近代中国社会环境历史变迁研究"(16AZS013)阶段性成果
"国家政权建设"源于西方学者用以阐释西欧民族国家的生成路径,杜赞奇将之作为探讨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权力演变的主线。他的研究在中国近代乡村史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检视这一体系的西方语境发现,国家政权建设是为了打破中世纪...
关键词:中国近代乡村史 “国家政权建设” 生产方式 专制权力 杜赞奇 
衰败还是发展: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民船业命运辨析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年第3期204-204,共1页李发根 朱正业 
学界通常认为,近代以来,随着长江流域被迫对外开放,西方近代轮船大规模地介入内地市场,其凭借技术优势与不平等条约护航给中国传统民船业以致命的冲击,进而导致原来依赖民船为生的大批民众失去生计,甚至成为近代革命的重要后备力...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地区 近代以来 民船 中国传统 内河航运 不平等条约 劳动力过剩 对外开放 
衰败还是发展: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民船业命运辨析被引量:3
《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167-173,共7页李发根 朱正业 
学界通常认为,近代以来,随着长江流域被迫对外开放,西方近代轮船大规模地介入内地市场,其凭借技术优势与不平等条约护航给中国传统民船业以致命的冲击,进而导致原来依赖民船为生的大批民众失去生计,甚至成为近代革命的重要后备力量。然...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地区 贸易格局 开埠通商 近代轮船 传统民船业 
行政权支配与市场化浪潮——近代大通亚市场圈勃兴之原因探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77-82,共6页徐玉英 李发根 
安徽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yfc10078)
在"行政权支配社会"的前近代中国,区域发展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偏向。咸同之际,随着官方在大通和悦洲设置厘卡、盐务招商局等重要机构,作为皖省边缘小镇的大通迅速发展成为皖江"巨镇",以其为中心的区域市场圈得以初步形成。1876年芜湖...
关键词:行政权力 市场化 近代 大通 和悦洲 亚市场圈 
小区域研究对大历史的推动:大通与皖江近代史研究——兼谈“中国中心观”“区域系统”在史学研究中的偏向被引量:1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5年第3期104-107 124,共5页李发根 
近年来,区域史研究是史学研究中的亮点。学界对皖江近代史的研究亦颇有建树,然而,作为晚清民国时期皖省巨埠的大通镇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研究极其薄弱。通过对这一时期大通镇的深入剖析并结合皖江近代史研究的已有主要成果,对学...
关键词:大通 皖江近代史 市场圈 近代化 中国中心观 区域系统 
区域社会生态的衰变与荒政制度的异化——近代皖北地区“工赈”制度初探(1840-1911)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74-77,共4页徐玉英 李发根 
近代皖北地区由于传统官方统治失位、特殊地缘因素、文教事业衰败等的影响,区域社会生态加速衰变。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工赈"制度的多元化功能在皖北地区异化为单一的水利建设。由于地方士绅精英在民间"工赈"中的动员、组织职责...
关键词:近代 皖北 社会生态 “工赈” 单一化 地方精英 失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