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科举

作品数:290被引量:58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海峰罗志田张亚群杨齐福郑若玲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晚清“废科举”的多层文化指向
《甘肃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陈维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中国科举文献整理和数据库建设”(23&ZD296)。
中国科举制度曾以其“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原则而享誉国际,对东亚国家科举制度的建立和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产生过重要影响,但在晚清却被彻底废除。我们不能以“人拾我弃”的直观现象去断言晚清废科举的成败得失。晚清废科举由废八...
关键词:公平竞争 锢蔽文明 六经治国 废科举 
宣化一中:勇做变革“前哨”
《河北教育(德育版)》2024年第7期64-64,共1页战勇 
古城宣化,底蕴深厚,清乾隆二十一年,创立柳川书院,治学严谨,声播千里。1902年秋,废科举,兴新学,宣化府中学堂在柳川书院旧址上肇建,开张垣现代教育之先河。1905年,直隶省督学贺培桐视察宣化教育,动员学生外出留学以广见闻。宣化府知府...
关键词:废科举 宣化府 柳川 治学严谨 日本留学 书院 
“科举”余绪:清末最后的“杂试”与“朝考”
《史学月刊》2024年第7期48-60,共13页张仲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清末科举残余考试研究”(2021BLS001)。
1905年清廷立停科举后,仍保留了生员考职、优拔贡考试、保送举贡等善后“杂试”,同时与这些考试相对应的有关朝考制度也得到保留。随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引发了很大的反响与争议,清廷各级决策者以科举的方式推行之,一般士子则依旧视...
关键词:清末 废科举 杂试 朝考 
科举停废后童生、生员的多种出路和选择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7期158-158,共1页张亮 
停废科举是清季制度与社会变革的重要内容,对后世影响深远。为缓解停废科举可能引发的士心震荡,清廷尽可能多地为身处科名底层的童生、生员安排出路,如兴办各级各类新式学堂、出台优渥的科举善后考试政策等。此外,清廷及各直省地方在学...
关键词:新式学堂 废科举 士心 科名 生员 谋出路 
废科举前后翰林文人群体的自救活动与知识转型
《教育科学文摘》2024年第2期74-76,共3页杨芹 
翰林作为官称可溯源到唐,专门执掌起草制诏书敕,虽无品级,尤显清贵。延至有清一代,仍以点翰林为尤荣。这一群体,体现了“文学之选”的特色,文化学术素养较高,且长期以来,高官多出其中,因此地位极其显要,是一个特殊的政治与文学集团。张...
关键词:文人群体 《劝学篇》 知识转型 学术素养 废科举 张之洞 翰林 可溯源 
废科举前后翰林文人群体的自救活动与知识转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13-119,共7页杨芹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10822509)。
清末十年,长久以来地位尊崇的翰林文人群体,受到新政持续冲击,面临“政”“学”双重危机。如何调适因应,找到新定位,实现转型,成为一大难题。为此,编纂新书、办讲习馆,皆是翰林文人群体持续不断的尝试和努力,可以视为他们的“自救活动...
关键词:翰林文人群体 清末新政 孙家鼐 恽毓鼎 徐兆玮 
启超故里的教育明珠——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
《广东教育(高中版)》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创办于1905年10月,是在清末光绪年间“废科举,兴新学”的背景下由谭镳校长创办的。它是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被誉为“校园美、校风好、管理优、质量高”的示范学校。一、传·誉办学之路,薪火相传。学校传...
关键词: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会生存 德育理念 办学理念 学会求知 示范学校 废科举 校风 
停废科举之后——张之洞对新学制中旧学教育的筹划被引量:1
《江海学刊》2023年第6期182-191,共10页王亚飞 
新式学堂普遍存在重西学轻中学的倾向,使得传统旧学的前景堪忧,这不仅阻碍着学堂教育的全面展开,而且成为反对停废科举者的重要理由。清廷中央一面注重可以致用之新学,一面仍坚持“旧学不可弃”。朝野对旧学与新制如何兼容聚讼不已。张...
关键词:癸卯学制 张之洞 旧学 清末学堂 停废科举 
关于元杂剧繁荣原因的几个问题——元杂剧繁荣原因诸说评析被引量:1
《西部蒙古论坛》2023年第4期78-91,M0005,共15页任崇岳 
元杂剧因何繁荣,学者们众说纷纭,迄今尚无定论。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一是元朝长期停废科举,儒士仕进无门,遂转而从事杂剧创作;二是九儒十丐说。元朝儒士社会地位低下,遭受歧视,不被重用,不得已,只能在杂剧里讨生活。由于从业者人数众多...
关键词:元杂剧 停废科举 九儒十丐 
传承厚重历史 续写教育辉煌——文昌市罗峰中学办学纪实
《新教育(海南)》2023年第31期F0004-F0004,共1页刘国政 
文昌市罗峰中学坐落于海南省文昌市抱罗镇,创建于1884年(清光绪甲申年间),迄今已139周年。学校是我国从私塾教育向学校教育转型的最早学校之一。学校前身为罗峰书院,1905年废科举兴学校,于1908年把书院改为罗峰高等小学堂,后再更名为文...
关键词:私塾教育 教育转型 初级中学 高等小学堂 废科举 名声远扬 罗峰 文昌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