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作品数:10被引量:4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吸附动力学垃圾氨氮改性粉煤灰沼液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化工技术与开发》《环境工程》《广东化工》《福建分析测试》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改性粉煤灰吸附沼液中氨氮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被引量:7
《中国给水排水》2015年第9期96-99,共4页袁基刚 刘兴勇 李敏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GZ0132)
以自制改性粉煤灰为吸附剂,在静态吸附条件下,研究了其对沼液中氨氮的吸附性能,并对其吸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粉煤灰对沼液中氨氮的等温吸附可较好地采用Langmuir方程来描述,此吸附过程可用二级吸附动力...
关键词:改性粉煤灰 沼液 氨氮 吸附动力学 吸附热力学 
改性粉煤灰对沼液中氨氮吸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5
《环境工程》2013年第6期16-19,共4页袁基刚 刘兴勇 王成端 李敏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重大专项(2012ZX07301-001);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1ZA122,12ZA264);四川理工学院科研培育项目(2011xj027);四川理工学院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采用自制的改性粉煤灰为吸附材料,对沼液中氨氮进行吸附动力学研究。考察了沼液pH值、吸附时间和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在pH为7.0,吸附时间为30 min,改性粉煤灰的投加量为0.013 g/mL时,吸附效果较好。此吸附过程可用...
关键词:改性粉煤灰 沼液 氨氮 吸附动力学 
垃圾微波裂解固体产物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被引量:1
《化工进展》2011年第S1期377-380,共4页李敏 陈虹 刘兴勇 王涛 田海洋 
研究了垃圾微波裂解固体产物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垃圾微波裂解固体产物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式。吸附过程的反应焓变△H>0,说明该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有利于吸附过程的...
关键词:垃圾微波裂解产物 亚甲基蓝 吸附 
微波裂解垃圾固体残留物吸附含酚废水研究被引量:1
《化工技术与开发》2011年第6期49-52,共4页王涛 李敏 陈虹 黄文恒 
利用垃圾微波裂解后固体残留物中的活性炭成分进行含酚废水的吸附试验,考察了垃圾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pH值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垃圾用量为10g,吸附温度25℃,pH值为6.20,振荡吸附时间3.5h的条件下,苯酚吸附效...
关键词:含酚废水 微波裂解 吸附动力学 活性炭 
弱酸性阴离子交换纤维吸附钼(Ⅵ)的性能研究
《广东化工》2011年第6期45-47,共3页王涛 李敏 陈虹 李超毅 
研究了弱酸性阴离子交换纤维对钼(Ⅵ)的吸附性能,考察了酸度、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3时吸附性能最好,离子交换纤维对钼(Ⅵ)的吸附以液膜扩散为主,交换速度很快,30 min即可达到吸附饱和,吸附速率常数为0...
关键词:离子交换纤维 钼(Ⅵ) 吸附 
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钼(Ⅵ)被引量:2
《福建分析测试》2011年第1期20-22,共3页王涛 李敏 陈虹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1.5~2.5moL/L硫酸介质中显色剂苯基荧光酮(苯芴酮)与钼(Ⅵ)的分光光度性质及反应条件,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523nm,检测钼(Ⅵ)范围为0~20μg/25mL,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相关系数为R=0.9988。并试验了多种...
关键词: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 分光光度法 苯基荧光酮 钼酸铵 
聚磷酸铵的合成方法及应用进展被引量:5
《化工技术与开发》2011年第2期24-27,共4页李敏 刘兴勇 王涛 陈虹 
四川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基金资助
聚磷酸铵是一种高效无机无卤磷系阻燃剂,是膨胀型阻燃剂的主要成分之一。本文就聚磷酸铵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聚磷酸铵 阻燃剂 合成方法 应用进展 
化工流程模拟软件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4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5期580-582,585,共4页陈虹 李敏 王涛 张婷 
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在当今的化工领域倍受关注,文章介绍了化工流程模拟软件的类型,综述了近几年来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在工艺流程中的应用成果及发展情况。
关键词:化工流程模拟软件 工艺流程 应用 
正交试验优选叶下珠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被引量:8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年第11期117-119,共3页马燮 李敏 杨虎 陈虹 汤秀华 
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下珠中总黄酮含量,在510nm处建立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10.649C-0.00557,其相关系数R=0.9982。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以乙醇为溶剂,从叶下珠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考察乙...
关键词:叶下珠 总黄酮 芦丁 分光光度法 
叶下珠中黄酮类物质的研究被引量:1
《应用化工》2008年第4期422-423,426,共3页马燮 杨虎 汤秀华 李敏 杨郭 
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10 nm处测定叶下珠中总黄酮含量,通过各种定性颜色反应,初步确定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实验还对总黄酮提取的适宜溶剂和提取次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70%乙醇提取2次,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84%。
关键词:叶下珠 总黄酮 芦丁 分光光度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