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作品数:11被引量:11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古代青铜器出土I-MOTIF拉曼光谱锈蚀产物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西藏研究》《皖南医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纳布啡PCIA对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中华麻醉学杂志》2019年第11期1357-1359,共3页李涛 高晨 柴小青 疏树华 周玲 谢言虎 
湖北陈孝平科技发展基金会人福围术期镇痛药研究纳布啡专项基金(CXPJJH118000017-02-03)。
目的评价纳布啡PCIA对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肝癌切除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40~64岁,BMI 19~25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舒芬太尼PCIA组(S组)和纳布啡PCIA组(N组)。...
关键词:纳布啡 镇痛 病人控制 免疫 细胞 
纳布啡多模式镇痛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被引量:8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189-192,共4页高晨 李涛 章敏 周玲 疏树华 柴小青 谢言虎 
目的:探讨纳布啡多模式镇痛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胸腔镜下单侧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纳布啡组(N组)、对照组(C组)各30例。麻醉诱导前,N组静脉注射纳布啡0.2 mg/kg,术毕前切口局部浸润镇痛,术后纳布啡...
关键词:纳布啡 多模式镇痛 胸腔镜 
道教人物画像颜料的原位无损分析被引量:36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0年第3期61-68,共8页何秋菊 李涛 施继龙 赵瑞廷 李玉玲 邵芳 
利用漫反射光谱、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技术,对一张道教人物画像的颜料进行原位无损鉴别,结果显示,画像主要使用了朱砂、巴黎绿、群青、雌黄、碳黑和铅白。为了明确群青是人工合成还是天然颜料,采用X射线衍射对画像蓝色...
关键词:古字画 颜料 漫反射 显微激光拉曼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 
拉曼光谱、植硅体和淀粉粒分析在纸质文物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0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6-10,共5页李涛 施继龙 方晓阳 王昌燧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KJCX3.SYW.N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XW021);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09BaLS039);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面上项目(KM200810015007)
通过对一张纸质人物画像的拉曼光谱、植硅体和淀粉粒分析,认为:①在某些情况下,特殊颜料的拉曼分析结果有助于文物断代。②植硅体分析可提供造纸原料的特定植物学信息(如科类、种属等),因此,在古代手工纸原料的鉴别方面有一定的应用潜...
关键词:拉曼光谱 植硅体 淀粉粒 画像 巴黎绿 人造群青 
司马金龙墓出土木板漆画屏风残片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3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9年第3期23-28,共6页李涛 杨益民 王昌燧 方晓阳 谢云峰 施继龙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KJCX3.SYW.N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才基金
为了解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木板漆画屏风的颜料使用情况和制作工艺信息,利用M icro-Ram an、FTIR、XRF、断面切片等技术,对屏风残片上的四种主要颜色(红,黑,黄,白)、红色漆底层、断面分层进行分析与鉴别,结果如下:(1)屏风所使用...
关键词:司马金龙墓 木板漆画屏风 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古代青铜器锈蚀产物的拉曼和红外光谱分析被引量:26
《有色金属》2008年第2期146-152,共7页李涛 秦颍 罗武干 滕建英 赵鹏 刘斌 王晓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1013505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KJCX-№4);
采用拉曼光谱、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研究分析山东省蓬莱市登州博物馆馆藏青铜器的锈蚀产物。结果表明,锈蚀产物成分复杂,有蓝铜矿、孔雀石、氯铜矿、副氯铜矿、赤铜矿、白铅矿、黄铅矾、方解石。确认该馆近半数青铜器上出现的...
关键词:冶金史 青锅器 锈蚀产物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粉状锈 登州博物馆 
古代纸张和手稿中的无机元素被引量:5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9-13,共5页李涛 
在剖析前人关于古代纸张及手稿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初步总结出一些古代纸张和手稿中常见的无机元素,进而探讨了导致其种类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认为主要受内、外两方面的影响,其中,内因与造纸过程直接相关,外因则较为复杂。具体来讲...
关键词:古代 纸张 手稿 无机元素 造纸 再加工 
九连墩楚墓青铜器铅锡焊料的耐腐蚀机理被引量:9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7年第3期162-166,共5页金普军 秦颍 龚明 李涛 朱铁权 胡雅丽 王昌燧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第三期)(KJCX3.SYW.N12)
用能谱、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和金相等分析手段,研究九连墩楚墓出土的战国青铜文物的铅锡焊料的基体和锈蚀产物,发现产物致密、均匀,主要由PbCO3、Pb和SnO2组成.整个埋藏环境相对密闭,总体呈中性,HCO3-浓度较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
关键词:金属文物 土壤腐蚀 铅锡焊料 青铜器 
蓬莱出土古代青铜器锈蚀产物的显微喇曼光谱分析被引量:4
《光散射学报》2007年第1期16-22,共7页李涛 秦颍 罗武干 滕建英 赵鹏 刘斌 王晓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项目号:KJCX3.SYW.N12)
首次运用显微喇曼光谱(RM)技术,对山东省蓬莱市登州博物馆馆藏古代青铜器的锈蚀产物进行分析,发现锈蚀产物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有蓝铜矿、孔雀石、氯铜矿、副氯铜矿、白铅矿、黄铅矾及方解石。证实该馆多数青铜器上白绿色粉状锈蚀产物...
关键词:显微喇曼光谱 登州博物馆 锈蚀产物 青铜病 
西藏铜币的XRF分析及其来源初探被引量:5
《西藏研究》2006年第1期83-89,共7页李涛 毛振伟 金普军 
文章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1927年版的“雪冈”、1936年版的“新雪冈”和1949年版的“雪阿”3个品种共11枚藏铜币所作出的表面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杂质元素含量随着年代的推进而降低,这体现了冶铜技术的进步。结合文献中有关西藏...
关键词:西藏铜币 X射线荧光 冶铜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