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力舟

作品数:31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央文史研究馆更多>>
发文主题:国画中国画美术创作中国美术馆叶浅予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美术馆》《少儿美术》《中国酒》《美术观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览作品选登
《中国纪检监察》2023年第14期F0003-F0003,共1页沈尧伊 王迎春 杨力舟 吴为山 
百年中国画的成就兼论其当代性
《中华书画家》2023年第6期56-61,共6页杨力舟 
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幻与前进而不断发展,中国画紧随时代步伐也不断创新。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变革最大、成就最突出,并以鲜明的区别于任何时代的当代性谱写出新的篇章。
关键词:人类社会实践 时代步伐 中国画 人物画 当代性 文学艺术 成就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模范--陕甘宁边区》创作谈被引量:2
《美术》2021年第7期58-61,共4页杨力舟 王迎春 
2018年中宣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始组织美术创作工程。在我们年近八旬的时刻,接受这一神圣的创作任务,受到组织上的信任和鼓励,对我们是一种动力,同时,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为建党百年创作革命历史画,应该是我们的使命。同...
关键词:中国人物画 美术创作 抗日民主根据地 革命历史画 创作谈 陕甘宁边区 现代性 
20世纪中国写意人物画的高峰--叶浅予的艺术成就及历史价值被引量:2
《美术》2017年第10期7-8,共2页杨力舟 
本文以叶浅予先生诞辰110周年为契机,通过对叶浅予从艺道路的回顾、创作观念的总结、艺术成就的梳理、品格修养的评价等多个角度,综合述评了他在20世纪中国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历史价值。文章尤其分析了叶浅予以舞蹈戏曲人物为题材形...
关键词:叶浅予 人物画 写意精神 
我所熟悉的王同仁教授
《荣宝斋》2016年第9期174-179,共6页杨力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甘肃兰州,一个青年俊才考到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他就是今日的王同仁教授。因为是大西北最早一个登堂入室走进最高艺术学府的学生,所以在当地轰动一时,至今我记忆犹新。他受教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李苦禅等先生...
关键词:王同仁 中央美术学院 叶浅予 蒋兆和 李苦禅 黄胄 李可染 国画系 迁想妙得 中央美院 
再画《太行铁壁》
《美术》2016年第7期90-91,共2页王迎春 杨力舟 
30多年前的《太行铁壁》,是我们俩在仅有16平方米住房中的地上,以月余时间一气呵成的作品。纪念碑式的新国画构图,满怀激情的笔墨语言,让我们遥想艺术激情燃烧的岁月。
关键词: 笔墨语言 纪念碑 激情 国画 艺术 
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作品欣赏
《今古传奇(单月号)》2016年第1期141-141,共1页杨力舟 王迎春 
名家在线:杨力舟与王迎春为伉俪,他们兼具中西绘画学养和扎实的造型能力,史诗性的革命历史题材是他们创作的主要视角。他们强调象征和喻意,《太行铁壁》荣获第六届全国关展金奖,是他们艺术语言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力作。他们说:“自1...
关键词:作品欣赏 金奖 作品展 美术 革命历史题材 1975年 造型能力 中西绘画 
艺术殿堂 百年珍藏
《美术》2013年第7期116-119,共4页杨力舟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她那伟大悠久的文化遗产博大精深,其中绘画艺术、美术珍品光彩夺目,独树一帜。但是千百年来没有一个面向民众开放的美术馆。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潮兴起,觉醒了的知识阶层,如鲁迅、蔡元培、徐悲鸿等志士仁人,呼吁...
关键词:绘画艺术 五四新文化运动 珍藏 美术馆 文明古国 文化遗产 知识阶层 蔡元培 
太行烽火
《连环画报》2012年第8期12-14,共3页侯心川 振迪 王迎春 杨力舟 
1 1937年7月7日,在北平近郊宛平县的卢沟桥,侵华日军开始全面进攻华北国民党驻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为了全面占临华北地区,日本人开始进攻太行山,日本人从娘子关打进来,空中飞机轰炸,陆地肆意践踏,烧杀掳掠。
关键词:华北地区 日本人 太行山区 卢沟桥事变 侵华日军 国民党 八路军 娘子关 进攻 中国画 
艺海腾波再创新高
《中国酒》2012年第5期76-81,共6页杨力舟 
往昔只知速写画家赵土英,显然孤陋寡闻了。今日方知在油画、水墨、水彩、素描诸多门类均有造诣,真乃全才也。无论何种行当,他最大的特征在于激情豪迈,线条有力,笔墨浓重.色彩强烈.其目的在于传神。他从事舞台艺术速写多年,面对...
关键词:创新 舞台艺术 艺术形象 艺术家 速写 画家 油画 水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