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林

作品数:19被引量:42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泥石流地震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物探与化探》《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水土保持通报》《泥沙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泥石流源区砾石土分形特征及其与渗透系数关系试验研究被引量:15
《岩土力学》2014年第9期2543-2548,共6页贺拿 陈宁生 朱云华 杨建元 杨成林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No.2011BAK12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412015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4130228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o.51209195);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青年基金
以取自泥石流易发区的182个砾石土土样为基础,进行室内颗分试验,通过分形理论计算各土样的分维值,经计算发现,泥石流源区砾石土以一重分形为主,一重分形的土样占样本总数的88.46%,一重分形土样的分维值介于2.250~2.798之间;以此数据为...
关键词:泥石流 砾石土 渗透系数 分形维数 干密度 
基于泥石流形成运动过程的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被引量:9
《自然灾害学报》2014年第3期1-9,共9页杨成林 丁海涛 陈宁生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K12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201555);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一三五”项目
"5·12"汶川地震灾区的泥石流灾害具有规模超大、群发性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监测预警将是及时有效而经济合理的防灾手段之一。在分析国内外泥石流预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地震次生泥石流监测预警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种...
关键词:地震 泥石流 形成过程 运动过程 监测预警 
沟道侵蚀型泥石流起动临界条件研究进展被引量:6
《泥沙研究》2014年第2期75-80,共6页王涛 陈宁生 邓明枫 杨成林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K12B0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一三五"方向性项目(sds-135-1202-02)
沟道侵蚀型泥石流是泥石流的主要类型之一,研究其起动机理和起动临界条件有助于泥石流治理和预警预报。虽然多年来对沟道侵蚀型泥石流的起动研究有了一些成果,但目前对其起动机理的认识还存在局限,现有起动临界条件计算方法也不成熟,在...
关键词:沟道侵蚀型泥石流 泥石流起动 机理 临界条件 研究进展 
“4·20”芦山地震后的四川地质灾害形势预测与防治对策被引量:7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4期371-378,共8页陈宁生 刘丽红 邓明枫 何杰 杨成林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K12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01555);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青年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一三五"项目
"4·20"芦山地震诱发了大量次生地质灾害。针对此次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通过分析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地震活动和极端干湿气候对泥石流发育的影响,建立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四川震后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了...
关键词:芦山地震 干旱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基于物源数量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估——以都江堰白沙河为例被引量:2
《水土保持研究》2011年第6期25-30,297,共6页杨成林 陈宁生 邓明枫 
水利部科技推广计划项目"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实用系统"(TG1069);中科院成都分院-都江堰院地合作项目"都江堰市龙溪-虹口景区泥石流监测预警指标研究与示范"
汶川地震通过诱发滑坡和崩塌产生大量松散固体物质促进了泥石流的暴发,且大多数地震次生泥石流为超大规模,对地震灾后重建造成严重威胁。从区域上进行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估是目前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和区域经济发展所必须而又紧迫的工作。...
关键词:白沙河 泥石流 形成条件 物源数量 
碱坪沟地震次生泥石流形成特征与发展趋势被引量:3
《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第6期59-63,共5页杨成林 陈宁生 邓明枫 邓虎 佘涛 
水利部科技推广计划项目"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实用系统"(TG1069);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都江堰院地合作项目"都江堰市龙溪-虹口景区泥石流监测预警指标研究与示范"
"5.12"汶川地震后,龙溪河碱坪沟流域内堆积了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成为参与泥石流形成的主要物源。碱坪沟于2009—2010年先后3次暴发大规模泥石流灾害。通过对碱坪沟的地形、水源和物源条件的分析发现,该流域地形和水源条件满足泥石流形...
关键词:碱坪沟 泥石流 形成条件 趋势 
四川省都江堰市八一沟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及危险性评估被引量:8
《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第5期138-143,共6页周伟 陈宁生 邓明枫 杨成林 卢阳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都江堰市龙溪虹口景区泥石流灾害示范性评估预测与减灾策略”(2011SZ0190);水利部科技推广计划项目“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实用系统”(TG1069)
2010年8月13日和18日,四川省都江堰市八一沟暴发特大规模泥石流,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通过实地调查八一沟泥石流灾害现场,详细地分析了其成因、动力学特征及危险性。研究表明,八一沟的物源、降雨和地形均满足泥石流的形...
关键词:八一沟 泥石流 动力学特征 危险性评价 
黏粒含量对泥石流源区砾石土体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5期522-528,共7页杨成林 陈宁生 邓明枫 周伟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332);水利部科技推广计划项目(TG1062)
泥石流源区砾石土的黏粒颗粒含量对砾石土孔隙水压力和强度的影响是泥石流形成机理中的重要问题之一。采用室内静三轴实验研究云南东川蒋家沟支沟大凹子沟源区的砾石土体强度、孔隙水压力、湿陷性与黏粒颗粒含量的关系,发现黏粒的质量...
关键词:泥石流 砾石土 黏粒含量 最大剪应力 孔隙水压力 
汶川地震次生泥石流形成模式与机理被引量:45
《自然灾害学报》2011年第3期31-37,共7页杨成林 陈宁生 李战鲁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震裂坡地暴雨型泥石流滑坡综合防治理论与技术"资助
以汶川地震灾区的典型的代表性泥石流案例为基础,分析了汶川地震次生泥石流的形成地形地貌、降水和土源条件特征,概括分析了汶川地震泥石流形成的5种模式,即:(1)沟床启动型;(2)坡面崩滑转化型;(3)震裂表土侵蚀启动型;(4)滑坡表面土体液...
关键词:泥石流 汶川地震 山地灾害 灾害防治 
成都市灾害性山洪泥石流临界降雨量特征被引量:8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1期95-101,共7页胡桂胜 陈宁生 杨成林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332)
在统计四川省地震灾区106个县建国以来的山洪和泥石流灾害时间和相应的1 h和24 h雨量值基础上,得出四川省地震灾区山洪泥石流的临界雨量在不同的区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其中1 h临界降雨变化于5~120mm,与山洪泥石流暴发关系最为密切;24 ...
关键词:泥石流 山洪 成都市 地震灾区 临界雨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