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作品数:4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奥古斯丁灵魂神学美学后世哲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成长叙事与创伤记忆的弥合——评杜阳林小说《惊蛰》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10-116,共7页王博 
杜阳林的长篇小说《惊蛰》书写了主角凌云青成长历程中的两类创伤记忆:一是环境挤压导致的创伤记忆,二是“自我寻找”的创伤记忆。前者是关乎亲情缺失与贫穷所致的苦难,后者是关乎自尊、自我意识的挫折。这两类创伤记忆促成了凌云青成...
关键词:杜阳林 《惊蛰》 成长叙事 创伤记忆 
奥古斯丁神学美学中的灵魂论被引量:2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93-95,共3页王博 
基督教神学是柏拉图的理念论,普罗提诺新柏拉图主义的"太一流溢"说和基督教教义相互结合的产物,是由三位一体说,上帝创世说,原罪赎罪说和末世报应说等所构成的一整套宗教思想体系。奥古斯丁放弃和批判了美在形式的传统看法,完全割断了...
关键词:神学美学 灵魂 复活 
论艺术作品对于真理的把握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S1期1-2,共2页王博 
艺术作品通过创造美去把握真,其对真理的揭示和把握不同于科学。海德格尔认为,艺术的本性是真理的自行置入,艺术作品才能让真理自身显现。本文追根溯源,回顾艺术作品与真理问题的历史,再联系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本源论,对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艺术作品 真理 把握 显现 
高尔吉亚对后世哲学的影响被引量:1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1年第2期107-108,92,共3页王博 
高尔吉亚在《论非存在或论自然》中提出:世界上无物存在,即使存在也无法感知;即使感知也无法表达。这一观点驳斥了巴门尼德的独断论,并且对后世经验、唯理两派之争,以及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命题以及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
关键词:高尔吉亚 存在 影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