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夕

作品数:11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疗效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贝复剂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肿瘤研究与临床》《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海南医学》《医学理论与实践》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40例椎体骨转移癌的放射治疗观察被引量:3
《河南肿瘤学杂志》2004年第5期346-347,共2页宋大安 王庆夕 
目的 探讨常规分割与低分割放射治疗椎体骨转移瘤的效果。方法  40例病人 ,2 1例采用常规分割 ,DT 2 0 0cGy/次 ,每周 5次 ,DT 3 0 0 0~ 5 0 0 0cGy ;19例采用低分割照射 ,DT 3 0 0~ 60 0cGy/次 ,每周 1~ 3次 ,DT 2 0 0 0~ 3 60 0...
关键词:椎体 转移癌 放射治疗 
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配合全脑外照射治疗单发脑转移癌的初步探讨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第4期474-475,共2页范育伟 王庆夕 齐立伟 
30例单发脑转移癌 (BM)中 ,8例仅行X -刀治疗 (FSRT) ;另 2 2例中 15例先做 (FSRT) ,后行全脑外照射 (WBRT) ,余 7例先做WBRT后行FSRT。结果 ,综合组中FSRT在前的中位生存期为 10 .9月 ,而WBRT在前的为 13.3月。综合组的中位生存期为 12...
关键词:脑转移瘤 分次立体定向放疗 全脑外照射 中位生存期 治疗 
59例头颅疾患的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疗效探讨
《河南肿瘤学杂志》2002年第3期211-212,共2页齐立伟 袁亚文 范育伟 刘爱华 王庆夕 
目的 初步探讨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头颅疾患近期疗效、急性副反应及相关因素。方法  5 9例不同部位的头颅疾患应用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6MV -X射线总剂量DT 2 5~ 2 8Gy ,1~ 5个中心 ,60 %~ 90 %等剂量曲线包绕肿瘤边缘 ,限光...
关键词:头颅疾患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副反应 临床疗效 脑转移瘤 
脑动静脉畸形的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疗效探讨
《海南医学》2002年第9期37-38,共2页齐立伟 袁亚文 范育伟 陈宗全 王庆夕 
目的 回顾性分析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AVM)远期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  3 4例脑动静脉畸形应用多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6MV -X射线累积剂量DT42 -5 6GY ,1-3个中心 ,80 %~ 90 %等剂量曲线包绕肿瘤边缘 ,病灶体积 0 .3 ...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远期疗效 影响因素 闭塞率 
肝癌门静脉癌栓的分次立体定向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海南医学》2002年第3期21-23,共3页齐立伟 袁亚文 苏勋林 王庆夕 
目的 初步探讨分次立体定向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3 1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应用中科院大恒公司适形系列及 3D治疗计划系统。 10MV -X射线总剂量DT40~ 48GY ,1~ 2个中心 ,70 %~ 90 %等剂量曲线...
关键词:门静脉癌栓 立体定向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肝癌 
贝复剂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10期1027-1028,共2页陈年春 王庆夕 宋大安 
目的:探讨贝复剂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60例鼻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从第3周予贝复剂均匀喷于照射野内皮肤上,每侧600Au,每日3次。出现Ⅱ度皮肤损伤后增加用量,每侧1200Au,每日3次。对照组在出...
关键词:贝复剂 放射性皮肤损伤 上皮生长 防治 肿瘤放射治疗 
雾化吸入防治放射性气管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肿瘤研究与临床》2001年第1期64-64,共1页陈年春 王庆夕 宋大安 
关键词:雾化吸入 防治 放射性气管炎 
体部较大肿瘤X线立体定向放射手术与适形治疗之比较
《陕西肿瘤医学》2000年第4期215-217,共3页金同梅 王庆夕 孙仲藩 
目的 评价体部X线立定定向放射手术 (stereotacticradiosurgey ,SRS ,俗称X 刀[1] )与适形放射治疗 (conformalradiationtherapy ,CRT)两种照射方法对于治疗直径大于 5cm肿瘤的利弊。 方法 对每一病例分别进行X线立体定向及适形两种...
关键词:X线立体定向放射手术 适形治疗 肿瘤 比较 
坏死性淋巴结炎11例临床诊断体会被引量:3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0年第2期123-123,共1页王庆夕 许卫东 周景 郑义同 马陌 
关键词:坏死性淋巴结炎 诊断 病理 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期间外周血细胞数的变化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48-50,56,共4页楚建军 苏燎原 许昌韶 王庆夕 陈年春 刘忠伦 袁亚文 
目的 研究胸部受电离辐射后外周血细胞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1997 ~1998 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 例。按1∶2 配比年龄相似,性别相同的非放疗慢性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胸部外照射对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数的...
关键词:非小细胞 肺癌 放射疗法 外周血细胞 肺肿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