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贤

作品数:10被引量:5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污水污泥中温厌氧消化污泥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给水排水》《环境工程学报》《城市道桥与防洪》《给水排水》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科技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稳定标准研究被引量:16
《给水排水》2017年第9期137-140,共4页张辰 王逸贤 谭学军 王磊 李春鞠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7315-003)
为规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稳定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提高污泥稳定处理水平,通过研究污泥稳定处理工艺和要求,编制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稳定标准》(CJ/T 510-2017),明确了污泥稳定定义,并针对不同的污泥稳定处理工艺,提出了...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厂 污泥稳定化 标准 
厌氧消化污泥生物干化技术及其产物评价被引量:1
《净水技术》2017年第6期65-70,共6页王逸贤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7315-002-15)
研究了厌氧消化污泥的生物干化处理效果,进行了生物干化过程的热平衡计算,同时分析了生物干化产物特性及其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将厌氧消化污泥与返混料和秸秆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过18 d生物干化,物料含水率从63.1%降至40.3%,有机物含量...
关键词:厌氧消化污泥 生物干化 热平衡 污泥减量化 资源化利用 
调理剂对厌氧消化污泥生物干化效果的影响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年第2期149-151,157,共4页王逸贤 
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4230700400)
研究了不同调理剂对厌氧消化污泥生物干化效果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调理剂作用下生物干化产物的可利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麸皮、秸秆或木屑和麸皮的混合物作为调理剂,经过18 d生物干化,含水率可从55%~65%降至27%~40%,堆体重量可减少42%~...
关键词:厌氧消化污泥 生物干化 麸皮 秸秆 木屑 
高级厌氧消化污泥深度脱水调理技术优化研究被引量:6
《中国给水排水》2016年第15期48-51,56,共5页张辰 谭学军 王磊 王逸贤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7315-003);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4230700400);上海市科技人才计划项目(15XD1522800)
研究了高级厌氧消化处理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调理条件下高级厌氧消化污泥的深度脱水效果,优选了适用于高级厌氧消化污泥的深度脱水调理技术。结果表明,经高级厌氧消化处理后污泥的有机物含量降低,颗粒粒径变小,脱水性能变差;...
关键词:高级厌氧消化 污泥 深度脱水 毛细吸水时间 比阻 
污水污泥高温与中温厌氧消化对比研究被引量:7
《给水排水》2015年第8期33-37,共5页张辰 王磊 谭学军 王逸贤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7315-003);上海市环保科研项目(沪环科(2013-01));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4230700400);上海市科技人才计划项目(15XD1522800)
研究了不同HRT条件下污泥高温(50℃)厌氧消化效果,并与中温(35℃)厌氧消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中温条件相比,高温厌氧消化对有机物的去除率显著提高;高温厌氧消化沼气产量高于中温,但沼气产率差异并不明显(1.13~1.25L/...
关键词:污水污泥 厌氧消化 中温 高温 沼气产率 毛细吸水时间(CST) 
在线监测系统在工业水管网中的应用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第9期283-285,344,共3页王逸贤 
该文针对上海石化地区工业水管网的运行情况,研究了在线监测方法,建立了管网在线监测系统,并对系统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表明,该系统反馈及时、信息准确、运行经济,可实现远端无人值守,提高水厂的运行质量。
关键词:在线监测系统 工业水管网 无线传输 
高铁酸盐预氧化强化混凝技术处理微污染原水被引量:7
《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第17期85-87,共3页胡淳良 张硕 王国华 刘明明 王逸贤 
通过投加高铁酸盐对微污染原水进行预氧化和强化混凝处理,考察了处理效果,并对药剂投加方式和投加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高铁酸盐和硫酸铝复合投加的处理效果优于单独投加高铁酸盐、硫酸铝或聚合氯化铝铁的,可有效去除有机物、浊度和...
关键词:高铁酸盐 预氧化 混凝 微污染原水 
单极性三维电极法除氟实验研究被引量:1
《环境工程学报》2011年第9期2023-2026,共4页王逸贤 张鸿涛 宁涛 吴春旭 李振瑜 薛方勤 程林波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AA06Z310)
采用单极性三维电极法去除配制水中的氟离子,探讨了填充材料、极板间距和电压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充颗粒比表面积越大、极板间距越小、电压越高,越有利于氟离子的去除。当采用活性炭颗粒作为填充材料、极板间距为10 mm、电压...
关键词:三维电极 电吸附 除氟 活性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