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亚娜

作品数:18被引量:6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东正教多神教果戈理教父哲学魔鬼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外国文学评论》《求是学刊》《外语研究》《外语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部映射当代俄国小说风貌的好书——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俄罗斯中短篇小说研究》
《学术交流》2015年第7期223-223,共1页金亚娜 
孙超博士不久前刚出版过一部研究当代俄罗斯作家乌利茨卡娅的专著,如今他的新著《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俄罗斯中短篇小说研究》又同读者见面了。这是一部极具前沿性的当代俄罗斯文学研究力作,值得我们仔细研读。研究短篇小说实属不易,...
关键词:俄罗斯作家 小说研究 短篇小说 九十年代 二十世纪 当代 俄罗斯文学研究 风貌 
奇崛艺术世界的宏远历史投影——纪念莱蒙托夫诞辰200周年被引量:1
《俄罗斯文艺》2014年第3期23-32,共10页金亚娜 
通过对莱蒙托夫最有代表性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成就的回顾,重新思考诗人在俄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奠基作用。莱蒙托夫的一生是短暂的,然而,就是在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却做出了无与伦比天才闪光的伟大业绩,继普希金之后又开拓了俄罗斯文学人文...
关键词:浪漫主义 心理分析 分裂人格 人文精神和哲学探索 
一部关于当代俄罗斯优秀作家的好书——简评《当代俄罗斯文学视野下的乌利茨卡娅小说创作:主题与诗学》
《俄罗斯学刊》2014年第3期93-94,共2页金亚娜 
关于当代俄罗斯文学,我们可以发现不少悲观论调。可以肯定地说,这些著述的作者或是读的书很少,与此相应,也就对新作家、新作品所知有限,或是在书目的选择上不是很走运。现在,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在现今俄罗...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 小说创作 当代 作家 诗学 简评 悲观论 新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的理性信仰与现代性因素被引量:5
《俄罗斯文艺》2010年第3期3-11,共9页金亚娜 
教育部重大课题<俄罗斯文学中彼得堡的现代神话意蕴>(项目号07JJD751081)的阶段性成果
列夫·托尔斯泰与东正教会的关系;他对上帝的理性信仰;宗教信仰折中主义的形成及现代性因素;列夫·托尔斯泰对俄罗斯宗教哲学复兴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东正教会 理性信仰 宗教折中主义 现代性 
托尔斯泰与诺斯替主义被引量:2
《明日风尚》2010年第11期145-145,共1页金亚娜 
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著名思想家、宗教哲学家梅列日科夫斯基在评论托尔斯泰的宗教信仰时,把他称为"虚假的基督徒","又是伟大的真正的异教徒"。"异教"是基督教(或东正教)对非基督教信仰的异己教派的贬称。在某种程度上说,梅列日科夫斯基的...
关键词:梅列日科夫斯基 诺斯替主义 基督教信仰 宗教思想 白银时代 教理 儒家思想 著名思想家 乌托邦理想 
果戈理的别样“现实主义”及成因被引量:8
《外语学刊》2009年第6期177-182,共6页金亚娜 
教育部重大项目"俄罗斯文学中彼得堡的现代神话意蕴"(07jjd751081)的阶段性成果
果戈理的创作方法并不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中的"现实主义"和苏联时期的"批判现实主义",而是从东正教立场探索和展示人灵魂轨迹的宗教"现实主义"。这种创作方法的产生直接源自于作家的宗教精神探索,受到灵修文学影响。
关键词:东正教 教父哲学 宁静主义 灵魂教育 宗教“现实主义” 
并非不可解读的神秘——果戈理灵魂的复合性与磨砺历程被引量:11
《俄罗斯文艺》2009年第3期24-36,共13页金亚娜 
教育部重大课题<俄罗斯文学中彼得堡的现代神话意韵>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比较具体、详细地阐述果戈理一生的灵魂磨砺历程,揭示他的独特个性和创作特点形成的原因,尝试解析果戈理的一些神秘不可理解的灵魂深处的奥秘。
关键词:多神教 东正教 教父哲学 宁静主义 灵魂教育 
“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的重新解读被引量:9
《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27-34,共8页金亚娜 
教育部重大课题"俄罗斯的人文精神和文学"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对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卷首题词"伸冤在我,我必报应"作出有针对性的非传统性解读;在托尔斯泰哲学观中人性与伦理和信仰的冲突中,重新阐释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论证了作家赋予女主人公一种圣徒式的死亡,是要通过死亡赎回她自身...
关键词:伸冤在我 我必报应 圣徒传文学 魔鬼性 爱情 
В.罗扎诺夫的哲学和文学创作中的女性崇拜主题被引量:2
《外语学刊》2005年第6期85-92,共8页金亚娜 
本文综述并评论作为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的В.罗扎诺夫的独特女性崇拜观,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民族宗教文化渊源,并论及В.罗扎诺夫的理想女性的标准,以及俄罗斯女性与西方女性某些差异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女性崇拜 女性美德 东正教 
索洛维约夫的长诗《三次约会》中的永恒女性即索菲亚崇拜哲学被引量:3
《中外文化与文论》2005年第1期273-287,共15页金亚娜 
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文学创作方面而言,永恒女性崇拜都不是一个新课题,但却是一个有长久生命力的重要课题。自18世纪末起,经19世纪直至20世纪初期,俄国的哲学家、神学家和作家、诗人及艺术家们对永恒女性和与之密切相关的索菲亚学说一直...
关键词:索菲亚 索洛维约夫 俄罗斯文学 文学创作方面 利斯基 勃洛克 特鲁别茨科伊 白银时代 陀思妥耶夫斯基 布尔加科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