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胜军

作品数:15被引量:11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黄土丘陵沟壑区NDVI非点源污染ANNAGNPS模型土壤侵蚀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环境保护科学》《水土保持学报》《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InSAR的白洋淀湿地潜在水力阻碍物分布格局被引量:3
《水生态学杂志》2020年第5期70-76,共7页刘丹 王烜 张云龙 闫胜军 杨薇 崔保山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0404505);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8ZX071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9008,51721093)。
探究潜在水力阻碍物的分布格局,对于识别连通受损区域、分析受损原因以及采取针对性连通措施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鉴于传统光学遥感方法在植被信息抑制下的湿地水文监测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提出了采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技术,...
关键词:潜在水力阻碍物 水文连通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白洋淀湿地 
生态补水驱动下白洋淀生态系统服务演变趋势被引量:13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0年第5期1077-1084,共8页杨薇 孙立鑫 王烜 闫胜军 赵彦伟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7110001);国家重点基础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4505)。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水利部、河北省先后开展了近50次生态补水,成为缓解白洋淀水位下降、减少生态空间萎缩和修复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措施。为进一步揭示补水措施对淀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基于白洋淀1991、1996、2005年和2015年...
关键词:生态补水 生态系统服务 INVEST 演变过程 白洋淀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Climate Carrying Capacity for Cities: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City被引量:4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7年第2期196-204,共9页闫胜军 王烜 曾维华 崔冠楠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51421065,51439001,51679008);Chines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2016YFC0401302)
The concept of climate carrying capacity has been proposed recently for climate risk management. Based on identif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climate carrying capacity and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ts influenci...
关键词:climate carrying capacity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climate of cities Shanghai City 
城市气候承载力定量化评价方法初探被引量:19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6年第6期476-483,共8页闫胜军 何霄嘉 王烜 曾维华 李春晖 蔡宴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51421065)
本文从气候天然容量、城市气候压力和城市协调发展能力3个方面选取24个指标构建较完整的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气候天然容量指数采用内梅罗指数法计算,城市气候压力指数和城市协调发展能力指数采用基于熵权的综合评价方法计算,...
关键词:气候承载力 定量评价 上海市 城市气候 
1995—2014年北洛河流域植被恢复的地形分布特征被引量:12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11期1598-1603,共6页闫瑞 张晓萍 闫胜军 赵文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40012;41230852;41101265);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4-03-03);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2-XB3-13)
以1995,2007和2014年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析退耕还林政策下北洛河流域植被的恢复程度.结果表明,流域三年平均植被覆盖度分别为:46.4%,63.4%和73.4%.上游吴起、志丹等县所在丘陵沟壑区增加态势最明显,三...
关键词:植被恢复 覆盖度 地形因子 北洛河 丘陵沟壑区 
AnnAGNPS模型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的适用性评价被引量:6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6年第1期13-19,25,共8页闫胜军 郭青霞 闫瑞 赵富才 李洋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071345)
在水土流失较严重、生态环境较脆弱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定量化研究土壤侵蚀对于合理利用土地及保护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基于过程的Ann AGNPS模型对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岔口小流域的水土流失进行模拟,以5场次暴雨径流量及泥沙量评价...
关键词:径流模拟 泥沙模拟 ANN AGNPS模型 土壤侵蚀 适用性评价 黄土丘陵沟壑区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水土流失特征及雨强关系分析被引量:24
《水土保持学报》2015年第2期45-49,共5页闫胜军 郭青霞 闫瑞 赵富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345)
坡面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的重要源地,以岔口小流域4个不同类型的径流场观测数据为基础,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径流、泥沙和氮流失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不同时段雨强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裸地的产流和产沙量最大,天然林地产水、产...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 降雨强度 土壤侵蚀 氮流失 
黄土丘陵区岔口小流域暴雨条件下氮素随地表径流迁移特征被引量:6
《水土保持学报》2014年第5期82-86,共5页闫瑞 闫胜军 赵富才 郭青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345)
通过对岔口小流域流量和水质的同步监测,在流域尺度上研究暴雨条件下氮素随地表径流迁移特征。通过SMC取值分析流域4个季节氮素迁移浓度,结果表明,次降雨量介于16.8~51mm的暴雨过程中,流域出口处的径流过程曲线呈单峰状态,且峰值滞后于...
关键词:岔口小流域 暴雨 地表径流 氮素迁移 
农业非点源氮污染研究进展分析被引量:12
《环境保护科学》2014年第4期49-55,共7页闫瑞 闫胜军 赵富才 郭青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345)项目资助
概述了非点源污染的概念、特征及非点源氮素对水环境的影响,阐述了两种形态的非点源氮素NH+4-N和NO-3-N的迁移机理、流失途径(地表径流和渗漏淋失)及其自然和人为影响因素;非点源污染负荷定量计算的方法,及计算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的发...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 农田氮素 控制对策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岔口小流域氮素平衡及其环境影响被引量:3
《环境工程》2014年第6期43-47,共5页闫瑞 郭青霞 闫胜军 赵富才 杨鑫芳 李晋超 李欣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345)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岔口小流域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小流域。利用获取的数据及相关文献,借助GIS工具,建立适合研究区域的农田氮素养分收支平衡模型。结果表明:2012年研究时段内流域氮素输入量为946.16t/a,输出量为600.16t/a。化肥氮输...
关键词:农业小流域 氮收支 非点源污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