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欣

作品数:11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解剖学支气管动脉肺内血管动脉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天津医药》《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解剖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肺内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吻合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2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19-21,25,共4页杜建颖 李崇谦 陈仲欣 贺能树 
为肺部疾病的诊治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选用40例肺血管灌注标本和8例肺腐蚀铸型标本进行观测。结果: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间存在大于毛细血管的吻合,在40例成人肺标本中,其中8例发现吻合10处。这些吻合支位于支气管壁、肺动...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 肺动脉 吻合 形态学 
肺内支气管动脉分布的应用解剖被引量:2
《解剖与临床》1999年第1期8-11,共4页杜建颖 李崇谦 陈仲欣 贺能树 
目的: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40例肺血管灌注标本和8例肺腐蚀铸型标本进行观测。结果:40例成人肺标本中,共有59支支气管动脉,左肺1~3支,右肺为1~2支。支气管动脉分为3型,左肺2支型最多,右肺1支型最多。肺门...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解剖学 放射学 
胰腺外科学分段的解剖学基础及其意义被引量:3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8年第4期334-335,共2页吴樾 李崇谦 袁武 黄三合 陈仲欣 贺能树 
目的:为胰腺外科学分段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64具灌注标本和4具铸型标本上观察胰内动脉分布、吻合。结果:头由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和胰十二指肠下动脉供血;颈为一乏血管区;体和尾由胰背动脉、胰支、胰大动脉和胰尾动脉供血。
关键词:胰腺 外科学分段 乏血管区 解剖学 
后髓动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212-214,共3页王琨 李崇谦 李云生 陈仲欣 贺能树 
目的:为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和脊髓血管病显微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未离断的脊髓标本上解剖观察后髓动脉的起源、分布特点,以及后外侧动脉的位置与形态。结果:后髓动脉分布均匀,主要出现于第3~11肋间动脉,其中以第9肋...
关键词:脊髓血管 后髓动脉 脊髓后外侧动脉 节段动脉 
胸腰段后髓动脉的起源及其临床意义
《解剖与临床》1998年第1期2-4,F003,共4页王琨 李崇谦 李云生 陈仲欣 贺能树 
目的:为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和椎管内显微外科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尸体标本30例,于节段性动脉内逐一注入红色乳胶,在完整脊髓上解剖观察。结果:每例脊髓胸腰段的后髓动脉数目5~13支,平均8.4支。后髓动脉起始情况分3型10亚型,其中...
关键词:胸腰段 后髓动脉 血管起源 解剖学 
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的应用解剖被引量:7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5年第1期14-17,共4页李云生 李崇谦 王琨 陈仲欣 贺能树 王永赞 
用血管造影和读数显微镜对63例成人尸体起源于肋间、腰动脉的前根髓动脉的支数,起始动脉口内径、位宜及分布做了观察。结果表明:前根髓动脉的支数在男性个体为2.2支,女性为3.0支,男、女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5...
关键词:肋间动脉 腰动脉 动脉造影 脊髓 解剖学 
预制薄形轴型皮瓣血液供应重构的实验研究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1994年第4期277-278,共2页吴樾 田奉宸 陈仲欣 李崇谦 吴正启 卢彬 
实验将猪后肢股血管束移入真皮下血管网与浅筋膜之间,并通过显微镜、组织学、透明标本及动脉铸型等方法观察皮瓣血液供应重构过程,结果示:水后3~4W新生血管形成并连结血管束与真皮下血管网,术后6~3W,新生血管增大,皮瓣血...
关键词:外科皮瓣 轴型皮瓣 超薄皮瓣 
翼外肌两头的解剖和肌电观察被引量:3
《解剖学杂志》1990年第2期133-136,共4页刘文 陈仲欣 孙学敏 
本文基于肌电技术研究翼外肌两头功能后所引起的争论,对国人翼外肌进行了大体解削观测和活体肌电活动测试。其结果为:翼外肌的两个头有各自独立的起点,部分上头和下头的纤维虽有共同的止点,但两者的纤维无交叉,各有完整的肌外膜包绕。...
关键词:翼外肌 肌电图 解剖 
50例国人支气管动脉应用解剖学观察被引量:6
《天津医药》1990年第1期7-10,共4页徐延申 陈仲欣 刘凡 贺能树 李崇谦 邱敬清 
本文通过对50例成人支气管动脉形态的观测,阐述与临床应用有关的若干形态特点;补充与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插管有关的解剖学指标;提出确定支气管动脉开口的位置和插管的若干要点,及与造影并发症有关的形态。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 解剖学观察 胸主动脉 甲状颈干 插管术 形态特点 气管叉 有显著性差异 应用解剖学 共干支 
吻合臀上血管深上支的肌髂骨瓣移植修复下颌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
《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9年第1期3-4,共2页田奉宸 濮礼臣 庞晓刚 张洪杰 张澜成 吴正启 陈仲欣 吕梦翔 曹宛章 
下颌颌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以往多采用髂骨移植修复。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采用吻合血管的复合髂骨瓣移植已获得成功,多采用以旋髂深血管为蒂的髂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
关键词:颌骨缺损 髂骨瓣移植 血管吻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