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兴

作品数:7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胶原沉积瘢痕疙瘩疗效观察临床见习教学临床见习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中国美容医学》《华西医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耳后皮瓣翻转修复巨大黑素细胞痣切除后耳垂缺损一例
《中国美容医学》2025年第3期82-84,共3页刘瑜 赵焓杏 李正勇 陈志兴 
目的:探究耳后皮瓣翻转修复巨大黑素细胞痣切除后耳垂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笔者医院耳垂前部巨大黑素细胞痣(Giant congenital melanocytic nevus,GCMN)患者1例,进行局部病灶切除并使用耳后皮瓣经耳甲腔软骨翻转至耳垂前部进...
关键词:巨大黑素细胞痣 耳后皮瓣 耳垂缺损 耳甲腔 皮瓣转移 
面部危险区的填充注射及相关血管并发症被引量:3
《华西医学》2022年第6期951-954,共4页陈巧儒 岑瑛 李正勇 陈志兴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项目(2022YFS0199)。
面部填充注射是以非手术的方式实现面部年轻化的技术之一。随着新兴美容填充制剂的应用及新技术的开展,实现面部年轻化的选择越来越多。使用未经研究证实安全性的新材料可能导致相应并发症。该文对面部常见的填充剂选择、面部危险区域...
关键词:面部填充注射 面部填充剂 面部危险区 血管并发症 安全性 
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烧伤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被引量:11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年第5期887-890,共4页张振宇 王茹 陈志兴 伍俊良 段伟强 陈俊杰 李正勇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8年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18A-N020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871574);四川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7JY0335、2017JY0250)
目的探讨案例式立体教学法(CTTM)在烧伤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烧伤科临床本科生的见习教学中,分别采用CTTM和CBL模式完成见习教学,通过见习后专科知识测试比较两种模式的教学效果,并问卷调查学生评价教学质量。结果 CTTM...
关键词:案例式立体教学法 临床见习 烧伤外科 
阴茎阴囊Paget病局部扩大切除术与根治性切除术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7年第6期714-717,共4页孟凡军 蒲怡 陈志兴 岑瑛 陈俊杰 
目的通过与根治性切除术比较,评价阴茎阴囊Paget病局部扩大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5年8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41例阴茎阴囊Paget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4例采用局部扩大切除术(A组),27例采用根治性切除术(B组)。两...
关键词:阴茎阴囊Paget病 局部扩大切除术 根治性切除术 复发率 
人瘢痕疙瘩中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表达与胶原沉积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中华烧伤杂志》2016年第11期-,共5页陈俊杰 伍晓靖 张振宇 陈志兴 岑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2016JY0153)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Application Basic Project of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Sichuan Province
目的 探讨人瘢痕疙瘩中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表达与胶原沉积的相关关系. 方法 收集笔者单位2014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19例瘢痕疙瘩患者的瘢痕疙瘩和13例游离皮肤移植患者的正常皮肤组织...
关键词:瘢痕疙瘩 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 血管紧张素 1型 受体 血管紧张素 2型 
弧形额肌筋膜瓣治疗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疗效观察被引量:10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6年第4期457-460,共4页李正勇 伍俊良 岑瑛 张振宇 陈志兴 陈俊杰 
目的探讨采用弧形额肌筋膜瓣治疗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80例(140侧)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男31例,女49例;年龄6-45岁,中位年龄16岁。单侧20例,双侧60例。患者平视前方时,上睑下垂3-6 ...
关键词:上睑下垂 弧形额肌筋膜瓣 悬吊术 
负压引流技术在不同部位和不同类型创面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华西医学》2011年第10期1442-1444,共3页曹畅 陈志兴 岑瑛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技术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创面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0年12月采用负压引流技术治疗85例创面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34例;年龄4~75岁,平均年龄48岁。结果 79例创面行1次负压治疗后、6例创面连续...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 创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